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坚决同危害人民、危害社会、危害国家的行为作斗争。中国共产党人热爱自己的生命,但是革命形势、民族尊严和人民的利益需要中国共产党人不得不作出牺牲时,中国共产党人则应为民族大义、国家的荣誉和人民的利益,鞠躬尽瘁,奋不顾身,舍得牺牲一切,甚至生命。"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为真理而呐喊的张志新,为了人民的幸福而以身殉职的孔繁森、李润五,他们都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为人民的幸福而奉献终生。他们都以牺牲个人利益和生命的形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对党的忠诚。他们的死,正如毛泽东所说的那样,为人民利益而死,他们的死比泰山还重。在现实生活中,共产党员常常会遇到怎样对待国家利益的问题,怎样对待人民利益的问题;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有时也
会遇到怎样对待困难和危险的问题。在遇到这些问题时,我们党的大多数党员都能把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看得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特别是当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遭受破坏和危害的时候,革命和建设中出现困难和危险的时候,挺身而出,英勇战斗。我们讲的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会遇到的威胁,内容十分广泛,它既包括抵御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发动的武装干涉和颠覆活动,也包括反对以权谋私和社会上的歪风邪气以及为弱者伸张正义等,还包括克服一定时期某些地区发生的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的袭击以及类似非典疫情那样的突发事件,等等。在危急的时刻,敢不敢挺身而出,英勇斗争,这是衡量共产党员意志衰退还是斗志旺盛的重要标志。在当代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的总体特征处于和平与安定的形势下,仍需要中国共产党人发扬革命的牺牲精神。 对党员进行先进性教育,要注意时代性。因为党的先进性和党员的先进性总是随着历史条件的不同和形势任务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特点的。新时期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既要体现党的先进性的共性内容,又要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要继承,但是也要看到,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党所承担的任务在改变,党对党员先进性的要求也赋予了新内涵,群众对党员先进性也有了新的要
求。我们必须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与时俱进,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赋予党员先进性以新的时代内容,体现出时代精神和时代特征。
对于各级党组织来说,在进行教育活动中,当前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要保持先进性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所谓共性就是普遍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对全体党员的要求;但具体体现在每一党员身上又有不同的要求,这就是个性。比如,不同行业不同群体党员保持先进性就应该有不同的具体要求,机关和企业有不同要求,企业和学校也有不同要求。具体到企业中,经营管理者党员和职工党员要求不同,学校中学校领导党员、教职员工党员和学生党员也都各有不同要求。我们既要充分体现出党员先进性的共性要求,又要针对各部分群体党员的实际,提出适合各行各业岗位特点、党员自己认同、身边群众认可、上级党组织赞同的要求,从而把社会各阶层的先进分子凝聚、团结在党组织周围,不断增强党的社会影响力和凝聚力。特别要强调的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发展观,这对农村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出了新要求。因为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少数党员只热衷于个人发家致富,把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的政治身份忘得差不多了。有的党员的群众观念淡漠,不关心群众疾苦,不做群众工作,不用自己的先进言行影响和带动群众,甚至和群众争利。这些同党的要求,同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因为,少数人的富裕不代表广大农民的富裕,没有农村的小康也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因此,必须加强对农村党员的先进性教育,在提高认识、增强党性和带头、带领致富能力等方面要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和提高。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我国进入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只有坚持先进性,党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只有坚持党的先进性,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从苏共垮台、东欧剧变中我们看得非常明显,一些执政几十年的共产党之所以丧失政权,有的甚至走向衰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重要、最根本的,就是这些党丧失了自己的先进性。党丧失了先进性,党和国家就失去了凝聚力。先进性丧失了,势必会丧失民心,在人心向背上出大问题。一旦在这方面出问题,其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也就不可避免了。
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政党,这样的党之所以先进,不光是因为党的理论、纲领先进,还表现在党员的先进。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就是共产党员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为实现党的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而奋斗的实践中所起的带头作用和表率作用。先锋模范作用,是党对每一个党员的基本要求,是共产党员的内在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基础。在新世纪,共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必须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根据党的任务和时代的发展变化,与时俱进,始终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