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发展提供不竭
之源;用于加快储量丰富、前景广阔的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就能形成集团公司新的经济支柱;用于设施、装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就能增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同时通过债转股,可以使一批负债过重的石化企业走出困境,等等。这些都是集团公司面临的大问题,也是事关石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之计。
总之,集团公司部署的重组改制工作,是一项涉及集团公司广大干部职工长远利益,关系我国石油工业跨世纪持续稳定发展的重大举措。在这个重大问题上,全局各级党政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职工群众,必须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在行动上同整个集团公司系统的重组改制步伐保持一致。这次重组改制,马总要求我们要走在全系统的前列。全局干部职工的思想必须统一认识,保持一致。要坚决把思想统一到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上来,统一到江总书记最近几次关于国企改革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集团公司的要求上来。
目前在重组改制的某些具体问题上虽然也有一些不同认识,但是大家的心情、愿望和目的都是一致的,都是站在全局上考虑问题,都是考虑的整体利益,都是想多争取一些有利于今后生存和发展的政策,总的都是想把大庆的事情办好。全局各级党政组织和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站在“三讲”的高度,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按照集团公司的要求,把这次重组改制工作做好。
二、发扬大庆精神,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谋求新发展
实事求是地讲,集团公司这场脱胎换骨式的改革,来势猛,力度大,要求急,这对于长期以来一直受计划经济制约的大庆油田来说,的确带来了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这里面,既有认识、观念和情感上的问题,又有一些不容忽视的实际困难和现实问题。但是,作为有着光荣传统的大庆人,我们只能是按照“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一贯思想和行为准则,服从大局,服从整体,以国家和集团公司的利益为重,发扬不怕困难、一往无前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咬紧牙关,知难而进,为推进整个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为集团公司打出一片新天地,做出大庆人新的奉献。
当然,不可否认,我们在今后的发展中的确存在着许多客观的矛盾和问题。看不到这些矛盾和问题,不是唯物主义的态度,其后果遗患无穷;而面对这些矛盾和问题一愁莫展,无所作为,更不是大庆人应有的风格,同样也会贻误我们的事业。我们应采取的正确态度是,既要看到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又要看到前进中新的希望和机遇。大家只有对前途和未来充满希望,坚定必胜的信心,抓住机遇,迎难向上,才能逐步闯出新的天地,创出新的业绩。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困难与希望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马总也一再要求我们,要把这场改革当成一次发展的机遇。我们确实需要换一个思维,转变一下观念看问题,认认真真地思考一下,原油5000万吨以上高产还能持续多久?油田内部建设的工作量还能保持多久?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大庆内部市场的大门还能关闭多久?对于这一系列的重大问题,我们认识得越早,行动得越快,就越能争取主动;认识得越晚,行动得越慢,就会陷入被动。当然,对于这些问题,这些年来我们不是没有考虑过,自1990年2 月江泽民总书记视察大庆对我们做出要“未雨绸缪”的指示后,我们就一直在研究着探索着,也做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我们没有想到改革一下子会来得这样快。既然已经来了,怎么办?只有赶快跟上去。若干年以后,我们可能看到,既然我们无法回避油田早晚要枯竭、效益迟早要下降的事实,从几十万干部、职工、家属今后长期的生存发展考虑,早一天改革可能就会多赢得一份主动,早一天进入市场可能就会多抓住一些发展的机遇。
至于重组改制后,我们究竟面临着哪些发展机遇,则需要我们全局上下共同去研究和捕捉。但从目前可以预见到的情况看,至少存在以下五个发展机遇:一是随着核心业务的发展,勘探工作量将不断增大,这必将给勘探和油田建设工作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二是为油田设施、装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加大了投入,提供了资金保障,将使我们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进一步增强;三是实行队伍结构调整,强化装备技术后,为企业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谋求更大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领域和空间;四是把发展多种经营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今后加大投入、加快发展提供了保证;五是通过转换经营机制,可以从根本上建立一个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新机制,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哪些新的发展机遇,各单位回去后都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要尽可能多地看到和抓住有利于本单位发展的条件和时机,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思路和目标,不断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以此来团结凝聚职工队伍,战胜前进中的各种困难,夺取新的胜利。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说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