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探索,努力推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
四、超前谋划,做好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前期准备工作
根据中央和市、市委关于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总体安排,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从7月开始。参加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部门、单位是城市基层和乡镇机关,主要包括街道、社区和社会团体、社会中介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各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城区中小学校;党的关系在市、县区的企业;尚未参加第一批集中教育活动的其他事业单位;乡镇机关及其直属单位、县区派驻乡镇的基层单位等。这些部门、单位和参加第一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机关单位相比,单位内部状况、党组织状况、党员队伍状况都比较复杂。有的党组织不够健全,个别的处于软弱涣散瘫痪半瘫痪状态;有的党员由于多种原因长期不过组织生活,有的党员已离开工作单位多年,但一直未转组织关系;特别是一些停产、关闭、破产企业,有的党员与党组织基本失去了联系。这些问题如不抓紧解决,如期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确保达到预期目的,就是一句空话。因此,各级必须按照中央和市、市委的有关部署要求,抓紧做好前期各项准备工作。从现在到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正式启动,还有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时间紧,任务重。各县区委、市直各部门党组(党委)一定要高度重视,超前谋划,抓紧部署,切实把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各项准备工作做细、做好、做扎实。当前,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搞好调查摸底,进一步理顺党员组织关系、健全党的基层组织。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党员是主体,基层党支部是基础。去年以来,各级按照市、市委要求,积极做好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和理顺党员组织关系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由于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涉及的范围广,行业多,单位多,层次多,特别是流动党员比较多,基层党组织班子的状况参差不齐,理顺组织关系、健全基层组织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在前段工作的基础上,组成专门工作班子,抽调熟悉基层党建工作的同志,分行业、分系统对基层党组织状况和党员队伍状况,进行一次“拉网式”、“地毯式”排查。通过排查,摸清每个参加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单位的组织状况和党员情况,掌握好党员队伍思想状况。重点摸清有多少单位应当建立而尚未建立基层组织;有多少基层班子是不健全的,有多少班子是软弱涣散甚至瘫痪的;哪些基层支部书记能够领导先进性教育,哪个不能领导;对流动党员情况,要搞清楚流出的党员目前在什么地方,转组织关系的多少,转临时组织关系的多少,持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多少,能够联系上的多少,联系不上的有哪些;每个单位影响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主要问题和教育活动中应该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等等。要在深入调研,摸清实情,托清底子,找准问题的基础上,按照市委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和理顺党员组织关系工作的通知》(临组通字[2005]15号)要求,对存在的问题,一个一个地加以解决。真正把党员组织关系理顺、把基层党组织健全、把党支部班子特别是支部书记配强配好,保证先进性教育活动覆盖到所有的基层组织,力争使每个党员都能参加活动、受到教育。
2、紧密结合实际,精心制定实施方案。研究制定符合中央和市、市委要求,切合本地本单位实际的实施方案,是开展好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基础。市委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根据中央和市委关于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市委的《实施方案》和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先进性教育活动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抓紧研究制定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也要紧密结合本地、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提前研究制定好具体的实施方案。方案要对教育活动重点解决的突出问题,每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和重点、采取的措施办法、注意把握的关键环节等作出明确规定。在此基础上,制定好动员大会的方案。
3、健全基层工作机构,搞好骨干培训。第一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实践证明,开展好先进性教育活动,各级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和工作机构,有一支熟悉这项工作的骨干力量非常关键。为加强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组织领导,参加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单位也要成立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开展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时,各县区各部门应向所属单位派出指导组。人员如何组成,从哪些单位抽调,如何提前到位、进入情况,现在就要超前考虑。尤其是那些所属单位较多的市、县区直部门应根据所属单位的情况,及时做好抽调人员的相关准备工作。要认真学习借鉴第一批教育活动的经验,按照一级抓一级的原则,适时分期分批地抓好工作骨干的培训,使他们明确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基本原则,掌握教育活动的方法步骤,履行职责任务要求,成为开展教育活动的明白人。
五、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把先进性教育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