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提出了要求:一要从国际国内形势和全党全国工作大局的高度深化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增强落实全会精神的自觉性。二要结合新的实际运用党的执政的成功经验,不断认识和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三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紧密结合党的执政实践,不断加强执政理论建设和制度建设。四要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加强督促检查,全面落实全会提出的各项工作部署和任务。我们要按照中央的要求认真抓好落实。
一要认真组织学习,深刻领会精神,不断提高认识,增强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自觉性。县委已经下发了通知,要求各级各部门组织好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学习。各级党组织都要按照县委的要求,认真组织好学习。各级党委学习中心组要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学习的一个重点,有步骤、分层次、多形式地把四中全会精神传达到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中去。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要原原本本、认认真真地学习,仔细钻研,确保入脑入心。要坚持系统学习与专题学习相结合,力争在系统上下功夫,全面掌握,不要满足于一般性学习。
1、深刻理解什么是党的执政能力。能力,是素质的体现;执政能力,就是治国理政的本领。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体制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党的执政能力,是立足全党而言的,不仅取决于党的组织、各级党的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的素质和能力,而且与党的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基础等密切相关。因此,在理解执政能力概念时,要正确理解这几个关系,包括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的关系,总体能力与领导干部能力的关系,总体能力建设与各自履行职责的关系,执政能力的一般要求与个别要求的关系,执政能力建设与不同层次不同对象要求的关系。尤其要搞清楚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党的其它各项建设的关系。
2、深刻理解为什么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决定》中的这句话非常深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条件下,党要领导全国人民完成三大历史任务,要求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只有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才能保证党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3、深刻理解党执政五十五年的主要经验。包括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不断加强党的建设。这六务主要经验,从认识和把握规律的角度,阐明了党怎样才能执好政、掌好权,始终保持执政地位,顺利完成执政使命。这六条主要经验是我们党在具体的执政实践中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的指导原则。
4、深刻理解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决定》概括出“五个以”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即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木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以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同时提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是,经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其中全会第一次把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作为一个整体一起提出来,作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目标之一,这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要很好加以把握。
5、深刻理解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这次全会重点提出的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五个方面,包括驾驭市场经济能力、发展民主政治能力、建设先进文化能力、构建和谐社会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这五个方面能力,主要是对党的总体执政能力提出的要求,十六大提出的五种能力,侧重点在于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执政素质和本领。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要统一起来思考,贯通起来落实。
6、深刻理解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中之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键在搞好党的建设。要把执政能力建设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夯实组织基础、增强党的团结以及党风廉政建设结合起来,使党的各方面建设成效最终都体现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完成党的执政使命上来。这样就突破了过去那种就党建而党建的思维模式,使我们更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