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境段等“两山一河五条街”的绿化工程。以撤乡并镇为契机,继续加快中心集镇、边贸集镇和一般集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综合服务功能和辐射能力。三要高水平管理城镇。要进一步深化市政管理改革,按照绿化、美化、亮化、净化的要求,积极探索建立城镇长效管理机制,努力实现由突击性管理向经常性管理转变,由制约性管理向服务性管理转变,由经验性管理向制度性管理转变。要进一步明确城镇管理权限,坚持不懈地开展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以治脏、治乱、治破为重点,通过改革道路清扫保洁权等办法,引入竞争机制,将城镇绿化养护和街道保洁推向市场,彻底解决县城脏、乱、差的问题。县委、政府要制定《全县城镇规划区内违法违章建筑集中整治工作方案》,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组织专门力量,集中加大整治力度,彻底改变违章建筑履禁不止的现象。要强化综合抽』去工作,尽快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城管执法队伍,集中实施行政处罚权,实现城市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四要高效益经营城镇。坚持以地兴城,以城养城,强化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调控土地二级市场的作用,规范土地市场秩序,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全面推行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最大限度地盘活土地资产,激活民间投资投向城建。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多元投资格局,吸引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快城镇建设。要本着“谁投资、谁建设、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面向社会选择投资和经营主体,对城镇公益基础设施进行出让、转让,优化存量资产,提高城镇经营管理水平。要进一步加快户籍管理改革步伐,落实城镇就业、社会保障等各项配套制度,促进剩余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从事二、三产业,增加收入。
加快提升劳务经济产业化水平。认真贯彻落实全区劳务输出工作现场会和全区劳务输出基地建设座谈会精神,坚持政府推动,市场拉动,政策促动,开放带动,城乡互动,有序流动,积极实施“大劳务、大输出、大产业”战略,继续完善我县“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规模化经营,一条龙服务”的运行机制,着力做大做强劳务产业。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劳务输出网络。要充分发挥好县劳务经济主管部门的龙头作用,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乡(镇)劳务输出管理站,切实做到机构、场地、编制、人员、资金、制度“六落实”,每个行政村建立劳务输出联络小组,确保有l一3名劳务信息员,专门负责劳务信息的收集、汇总、整理,尽快形成县、 乡、村三级劳务输出网络。县级领导要认真落实劳务输出村级联系点制度,结合联贫帮扶工作,抓好联系乡和所包扶村的劳务输出工作。二要加强劳务输出培训管理。、充分利用区、市劳务输出专项资金,进一步加强对劳务人员技术培训,聘请有关专业人员和用工单位的技术骨干,针对不同的工种分行业、分层次培训,使劳务输出逐步由传统输出向产业输出转变,由自发输出向政府组织输出转变,由体力型向智能型转变,由盲目自发型向集中规模型输出转变,确保输得出,稳得住,收入高。要实行劳务输出目标责任管理,完善考核办法,落实奖罚措施,促进劳务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三要加强劳务输出基地建设。充分发挥驻外劳务管理机构作用,在巩固扩大福建、北京、兰州等劳务输出基地的基础上,继续在发达地区和周边城市开辟新基地,尽快与葛洲坝集团公司建立劳务协作关系,加强与各地劳务机构、用工单位的联系,加大有组织劳务输出规模,提高劳务收入水平。要切实把劳务输出与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鼓励农民进城务工,积极参与重点工程建设,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转移。年内力争实现劳务输出10万人以上,创收2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500元。
五是加快提升计划生育法制化水平。牢固树立“抓计划生育就是抓发展,控制人口就是快发展”的新理念,坚持依法管理计划生育工作,严格落实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目标责任制,坚决落实一票否决制、责任追究制和末尾淘汰制,做到力度不减,下决心抓好结扎和置环两项硬指标,全面完成5000例的结扎任务。要切实做到长效措施与短效措施相结合,集中开展与经常服务相结合,定点服务与跟踪服务相结合,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把杜绝超生和控制间隔作为工作的关键,加大重点对象的监管力度,确保节育措施的及时率和有效率。坚持运用法律、教百、经济、行政等综合措施治理人口问题,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整体推进,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着力解决农村超生和不够间隔生育,突破纯女户结扎,彻底解决历年节育手术欠帐问题。要严肃查处干部职工和城镇居民计划外生育,高度重视和加强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认真组织实施好“少生快富”工程,引导群众转变婚育观念,积极探索建立无子女户、农村纯女户养老保险和社会救助基金,贯彻“三为主”,坚持“三结合”,建立行之有效的利益导向机制,使计划生育率逐年稳步提高,促进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实现“六个突破”:
一要在加快生态环境建设上取得新突破。坚持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