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转发。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很快,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的问题还有很多,人民群众希望通过政协这个渠道向党委政府反映的情况还有不少,因此,做好新形势下的调查研究工作是政协履行职能的迫切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突破,努力提高调查研究工作的水平是需要我们常抓不懈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把调查研究工作做得更好,我认为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去下功夫:
一要科学选题。政协开展调查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向党委、政府反映社情民意、提出意见建议,重点是要围绕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来开展。联系我市政协工作的实际,调查研究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来开展:一是党委、政府重视的问题。政协调研必须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来开展,为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服务。只有从党委政府重视的问题中去选题,我们的调研成果才能更多地引起党委政府的重视,进入党委政府的决策,进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就“十一五”时期来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大城市、深化改革开放、建设文化大市、平安湖州等这些工作都是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着力推进的一些全局性工作,从中选择专题来深入研究,提出意见建议,就有可能切实服务党委政府决策,推动实践发展。二是人民群众和社会普遍关注关心的问题。我们政协包容各界、联系广泛,最有可能广泛、深入地了解到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真实想法。发挥这一优势,抓好调查研究,在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中架起沟通桥梁,政协责无旁贷。如我们这一次协商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问题,还有如环境问题,农民群众的社会保障问题,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等等,不仅社会和群众非常关注,同时也是政府正在着力探索的问题。我们通过调研,摸清了情况,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思路和办法,就能更好地发挥群众反
映心声此 文来源于文 秘 家 园的绿色通道作用、党委政府决策的参谋作用。三是政协可以有作为的问题。也就是能够充分发挥政协人才集聚、智力密集的优势,可以对所选择的课题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有分析有综合,能提出针对性、前瞻性的意见和建议,为党委政府决策当好参谋的。如果某个领域的研究不是我们的长处,没有能力去挑这副担子,往往提出的建议、意见提不到点子上,不仅起不到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服务的作用,有时反而会干扰了党委政府的决策,也影响了政协自身的形象。把握了这三条,就能比较好地把好调研的选题关,为我们的意见建议进入党委政府的决策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二要深入研究。从我们政协工作的特点来看,政协相对党委、政府来说,有更多的时间可以深入基层搞一些调研工作;政协的位置又相对比较超脱,在调查研究中有利于客观地听取各方意见。同时,政协还汇集了各方面的人才和智力,有可能把问题看得更远一些、研究得更深一点。从这几年的情况来看,一方面,我们有许多有见地、有分量的调研报告,提出的意见建议为党委政府所采纳;另一方面,也有一些调研质量还不高,还缺乏针对性和理性思考。有些调研还不够深入,还存在凭经验、凭感觉去推测,或利用一些资料撰写调研报告的现象,这样产生的调研报告“大路货”的东西多,新鲜的东西少、有深度的东西少,自然也不会被党委政府所重视、所接受。因此,我们一定要把深入研究作为提高调查研究水平的一个突出问题来抓。首先,要深入实际,掌握事实。开展调研的同志一定要深入到基层去、深入到群众中去,特别是要深入到问题多的地方去,溯本求源,真正掌握全面、翔实的第一手材料,做到党委政府听不到的,我们能听到;党委政府不掌握的,我们能掌握;部门掌握不全面的,我们能掌握全面。其次,要深入分析,抓住本质。要在材料弄全弄准的基础上,提倡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吸取现代科学成果,进行深入的理性思考;提倡对材料进行郑重而不敷衍、深刻而不肤浅、系统而不零碎的分析、综合、提炼、抽象,真正抓住事物的本质及其同周围事物的联系,使政协拿出去的调研报告具有思想性、理论性和实践性,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前瞻性。绝不能不能脑筋,简单地堆砌材料、罗列现象,或把部门材料拿过来东拼西摘、改头换面、做“二传手”。这样的报告和建议案不仅起不到作用、还会影响政协的形象。
三要集思广益。包容各界、联系广泛、人才聚集的是政协工作的有利条件和最大优势。实践证明,什么时候,我们发挥了这个优势,我们的工作就会取得明显成效;什么时候忽视了这个优势,工作的开展就比较困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