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每一个胜利,都是同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取得的成绩密不可分的。早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强调把部队改造成为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倡导并领导了以整顿学风、党风和文风为主要内容的整风运动,指出:“我们要完成打倒敌人的任务,必须完成这个整顿党风作风的任务。”1945年毛泽东同志又对党的作风进行了科学的概括,大力倡导发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和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优良作风。建国前夕,毛泽东同志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为了整顿党风,搞好民风,先要从我们高级干部整起”,并强调:“开放、搞活政策延续多久,端正党风的工作就得干多久”。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同志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要求,党中央在县级以上领导干部中深入扎实地开展了“三讲”教育。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提出了“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把党的作风建设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在十六大刚结束不久,胡锦涛总书记就率中央书记处的同志到西柏坡,重温并号召全党坚持“两个务必”;从2005年开始,又在全党开展了历时一年半的包括加强作风建设在内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今年初召开的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深入、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加强新形势下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问题,深刻指出“在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的执政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党担负的历史任务发生了深刻变化,党员干部队伍状况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国际和国内、历史和现实、经济和社会、党内和党外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下,领导干部身上滋生不正之风的现实危险性在增加,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强调“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全面加强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建设,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努力实现领导干部作风的进一步转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保障”,并要求在工作中要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胡锦涛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讲话,是指导全党在新形势下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纲领性文献。 对于欠发达、欠开发的我省来说,各方面条件都比较艰苦,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更为繁重,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显得更为重要、更为紧迫。 (一)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江泽民同志在《领导干部要在思想、作风建设中作出表率》一文中深刻指出:“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端正不端正,关系十分重大,直接关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能不能真正贯彻落实,关系党和人民的事业能不能不断取得新的胜利。因此,思想、作风问题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联系到我省实际,之所以说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是因为:第一,领导干部作风问题事关我们党的形象。党的形象、党的先进性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仅体现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上,而且体现在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良好作风上。领导干部的作风好,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就好,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就高,凝聚力和号召力就强,党的执政基础就稳固。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领导干部的作风问题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第二,领导干部作风问题事关“和谐贵州”建设。建设“和谐贵州”,良好的社会风气是重要的前提和基础。而要有良好的社会风气,很重要的是必须有良好的党风、政风。党风、政风对社会风气具有重要的带动和示范作用。党风正则干群和,干群和则社会稳。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只要我们党的作风完全正派了,全国人民就会跟我们学。党外有这种不良风气的人,只要他们是善良的,就会跟我们学,改正他们的错误,这样就会影响全民族。”领导干部如果作风不好,不但不能带领各族干部群众去构建“和谐贵州”,反而会损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甚至激化社会矛盾。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营造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第三,领导干部作风问题事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目标的实现。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需要全省上下共同团结奋斗。其中,各级领导干部作为党和国家的骨干力量,其作风如何,影响极为重要。全省各级领导干部如果有良好的作风,就能够把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与贵州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制定切合本地实际的发展战略和工作思路,并意气风发地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去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