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一批事关民生的重点问题,使群众切实感受到看得到、摸得着、能得益的实惠。各级领导干部要主动到条件艰苦、困难较多、矛盾集中的地方去,化解矛盾,破解难题。要继续深化拓展“456”民生工程和“双千万”结对帮扶工程,实施好十大为民办实事项目,加强跟踪督查和协调配合,一项一项地抓好落实,确保全面完成。要结合实际继续深入开展好“为民服务月”活动,从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入手,从基层迫切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入手,创新服务举措,落实服务承诺,不断完善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要加强行政投诉中心、信访举报中心、政风行风热线等平台建设,认真受理群众的投诉和信访举报,积极做好矛盾排查调处工作,妥善解决群众反映的合理合法问题。继续加大专项治理工作力度,进一步解决好群众就业就医就学等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严肃查处以权谋私、与民争利的典型案件,切实维护群众的利益,营造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
四要围绕机关效能要有新提高,着力解决机关作风建设中的关键问题。要进一步深化完善政务公开工作,积极推行公用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制度,加强内部管理,规范工作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和质量。要深入实施群众满意“双评”工程,研究制定影响机关效能行为责任追究办法,加强对执行省、市“禁令”等规定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大对效能投诉问题的办理力度,严肃查处违反“禁令”的人和事。要认真执行中央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各项规定,深入开展清理党政机关楼堂馆所建设项目等专项治理工作,坚决制止和纠正铺张浪费行为。要不断改进和规范公务接待方式,制定出台加强和规范公务接待工作的有关规定,抓好公务午餐快餐制规定的落实,对执行不力、屡禁不止的单位和个人,严肃追究责任。要按照建设节约型政府的要求,严格执行预算制度,强化部门预算管理,规范政府采购行为,从严控制支出,进一步推行节能降耗各项措施,切实降低机关行政成本。
三、加强领导、强化责任,确保作风建设重点工作取得实效
作风建设重在解决问题,贵在取得实效。各地各部门要在前阶段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责任、完善措施、狠抓落实,确保整个作风建设年活动有序推进,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一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持之以恒、长抓不懈。作风建设事关发展大局、事关党群干群关系改善。作风建设各项工作能否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本身就是对我们作风的一次检验。各地各部门一定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长抓不懈,坚决防止和克服各种麻痹思想、应付心理和厌烦情绪,以高度的自觉性和责任感,集中精力,精心组织,扎实开展,确保作风建设思想不松、精力不散、标准不降、力度不减。
二要进一步强化领导责任,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各级党委、政府要把作风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着力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充分调动职能部门的积极性,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发挥好“第一责任人”作用。各项重点工作的牵头领导和责任部门,要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细化工作方案、完善工作举措、强化工作落实,保证作风建设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各协办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加强配合、密切协作,形成推进作风建设年活动的整体合力。
三要进一步创新工作举措,抓好结合、体现特色。要把加强作风建设的要求贯穿到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各项工作中,与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6.25重要讲话和在浙江考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有机结合起来,与贯彻省市党代会精神、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有机结合起来,与当前正在深入开展的“解放思想、激发活力、创业富民、创新强市”大讨论大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与加强换届后领导班子思想作风治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确保作风建设与日常工作“两不误、双促进”。要坚持因地制宜,争创特色,从本地本部门实际出发,设计有效载体,创新工作方法,做到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创特色,以特色、亮点工作带动整个作风建设年活动。
四要进一步严格工作要求,跟踪问效、强化督查。市作风办要切实担负起组织、协调、指导、督促责任,以推动整改措施落实为重点,进一步制定完善监督检查制度,提高督查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防止形式主义和走过场。各级作风建设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也要加大协调推进、督查指导的力度,加强对作风建设面上工作的督促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要紧盯不放、一抓到底。对落实作风建设任务不落实,工作措施不到位的单位和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