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发展。真诚服务换来了新的成果,我们协助引进了两家大型外来投资的药厂,医药产业有望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2006年,全市医药工业实现销售收入4.8亿元,比2005年增长18.1%;全市医药商业零销收入1.248亿元,创五年来的最好记录。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市医药工业实现销售收入2.9亿元,全市医药商业零销收入0.731亿元,均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增长。
(五)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依法监管水平。
五年来,我局始终把队伍建设放在首要位置来抓,一是扎扎实实开展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创建学习型机关。广泛开展“四个一”学习活动,即:每日一题,每周一课,每月一篇学习笔记,每年一篇调研文章的学习活动。二是把企业的权益和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创建服务型机关。我们开展了“四四六”服务活动,即:“四个一”: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杯开水,一把椅子;“四有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去有送声,合作有谢声;“六不让”:不让该办的事在我手中延误,不让差错在我手中发生,不让群众在我接待时受冷落,不让不良习气在我这里出现,不让腐败现象往我身上沾染,不让药监形象因我而受损害。三是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执法能力,创建法制型机关。我们一直把学法知法、依法行政作为大事来抓。四是严格执行“三条禁令”(工作日禁酒,禁止赌博,禁止收受礼金),加强廉政建设,创建廉洁型机关。
三、我局开展“双评”工作的有关情况
全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自6月下旬“双评”工作正式启动以来,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各单位和科室扎实推动,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成立机构,组织动员,明确责任
按省局和市政府的部署,制定了双评工作《实施方案》和自查自纠工作意见。成立了双评工作领导小组,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班子其他成员任副组长,下设办公室分秘书宣传、综合协调、督导检查三个组负责日常工作,做到了组织机构到位,岗位责任落实到人。各县级局、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对“双评”工作也高度重视,分别制定了工作方案,列入当前工作重点,成立领导机构,工作启动比较迅速。市局领导按照党组分工对单位和部门负责,有关走访调查、意见收集实行科室包干负责制。各基层单位的领导班子成员也有明确分工,落实了责任。
(
二)以“双评”为手段,促进监管工作
开展“双评”以来,我们努力将“双评”工作与整规药械市场秩序、履行食品安全综合监管职能、抓好队伍作风和党风廉政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药品整规方面:一是集中销毁了一批假劣药品医疗器械。7月27日上午,我局在鲇鱼山镇垃圾场集中销毁一批假劣药品、医疗器械,123个品种、货值18万余元的假劣药械付之一炬,这是我局组建以来第五次大规模集中销毁假劣药械,也是历年来规模最大、数量最多、货值最大的集中销毁假劣药械活动,进一步净化了景德镇市的药品市场秩序,切实保障了广大瓷都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此次集中销毁假劣药械活动得到了景德镇各大媒体的大力支持,信息日报和省电视台《江西新闻联播》了先后进行了报道。二是出台“先行退付”办法,承诺买到假劣药药监局先退款。 为进一步规范药品市场秩序,加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公共服务职能,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合法权益,我局出台了《消费者购买到假劣药实行“先行退付”试行办法》,承诺凡是消费者在我市境内具有合法资质的零售药店、医疗机构购买了该办法规定的八种假劣药品,均可在30天之内携带所购药品的实物、票据、包装、标签和说明书向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投诉,经查实后,7个工作日内从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得到先行退付的购药款,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三是启动药品快速检测车,消除监管盲点。长期以来,景德镇城乡结合部的涉药单位和乐平、浮梁的广大农村是我们监管上薄弱点,为改变这一现状,我局适时启动了药品快速检测车,并经常把药品快速检测车开进广大农村、社区和药店,主动为群众检测药品的真伪,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景德镇电视台派出记者对药品检测车给瓷都群众用药安全带来的便利进行了专题采访。在履行食品安全综合监管职能方面,我们近期重点做好了食品小企业小作坊调研工作、完善食品安全应急预案、食品安全家库的管理和继续推动豆制品作坊专项整治工作。如开展食品小企业小作坊调研工作,我们一是加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