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几点体会
通过外出学习考察,我有以下三点体会
1、西方国家发达的经济构筑了一个社会福利种类齐全、覆盖面全的安全网络,使残疾人能够享受到较高的福利。我国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尚没有经济实力像澳大利亚、新西兰那样免费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治疗、培训、护理费补贴,甚至向残疾人提供贷款用于搬家、修理房屋和购买汽车等,但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康复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将残疾人康复、养护、辅助用具配置等需求向政府部门提供政策、资金等建议,向残疾人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服务,从小件的用品用具配发,重残养护部分经费补贴向配发的品种、范围、全额配发补贴逐步延伸,拓展为残疾人服务的渠道和领域,让残疾人也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
2、公民整体素质较高,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意识强,非政府社会福利机构和义工队伍资源丰富,形成的以政府机构主导,非政府组织和个人作补充的残疾人扶助格局是主要模式。因此,我们要动员社会、依靠各有关部门,利用他们的资源优势,如卫生部门的医院、社区卫生中心卫生室的医疗优势,民政部门的敬老院、老年人活动室的硬件设施,实现资源整合和共享,更好的开展残疾人康复工作。
3、全社会的人文意识和街区畅通的无障碍交通环境,使残疾人能够主动融入社会、参与社会、享受社会发展成果。需要我们要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加强全民助残意识,加大对道路、建筑物、交通等无障碍设施的改造,特别是对村(居)委会的三室一点即卫生室、老年活动室、图书室、健身点,要加大无障碍设施改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信息和无障碍的环境。
三、借鉴先进的康复工作理念,推进我区残疾人康复工作向社会化拓展。
康复工作是一项社会化的工作,我们要在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社会化的康复理念上不断创新思路,在康复服务内容、内涵、形式上不断开拓创新,在推进我区社会化康复中具体要做到:
一是围绕一条主线:即以科学发展观统筹残疾人康复工作。
各级政府、各个部门要从做好残疾人康复工作,有利于减轻社会负担、促进生产力发展,有利于提高人权保障水平、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有利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高度来认识,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把残疾人康复工作列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本部门相关的业务范围;各级政府要统筹安排和落实残疾人康复工作所需经费,组织、协调各部门开展残疾人康复工作和落实各项措施。要以区政府名义下发文件,明确区残疾人康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职责,定期召开协调会,听取各部门工作情况,使残疾人康复工作有目标,有分工,有落实,保证此项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
二是做到二个依靠,保证残疾人康复工作的资金场地等方面的落实。
1、紧紧依靠区委、区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一是政策的支持。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既有愿望也有能力帮助残疾人康复。国家、市、区等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研究、制定社会各界为残疾人康复事业捐款、捐物的政策法规,从制度上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引导、鼓励有关单位向残疾人事业捐款、捐物,在全社会形成帮残助残的良好社会风尚。二是经费的支持。要将残疾人康复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根据全区经济发展和残疾人社会保障的要求,区财政应按照本地区人口数量人均不少于xxxx的标准拨付残疾人康复专项经费,每年递增5xxxx,到“十一五”末达人均xxxx的标准。
2、紧紧依靠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残疾人康复工作涉及到各个部门,要注意协调各部门,齐心协力共同做好残疾人康复工作,达到资源共享。发展计划部门要将残疾人康复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及年度发展计划,协调残疾人康复设施建设的有关工作;卫生部门要整合现有卫生资源,医疗、康复、疾病预防及社区卫生服务等部门要创造条件,为残疾人康复提供服务,将残疾人康复工作纳入卫生部门目标考核内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