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文化环境布置和造势宣传,营造了欢乐、祥和、欣欣向荣的节日氛围。四是选准切入点,加大对热点问题和鲜活典型的深度宣传。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中,组织力量,精心策划,对改革工作进展情况、相关政策进行了规模化宣传,为改革工作稳步推进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以我县高考成绩再创历史新高为契机,深入开展了对高中教育改革成果和贫困学生入学难问题的系列宣传报道,引起了强烈反响,社会各界纷纷向贫困学生伸出援助之手,全县累计捐资达136418元,经县文明委、教育局、团委等单位审查核实,共计资助91名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的新入学大学生和高中生,为他们解决了部分困难。
(三)注重质量,扎实抓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一是扎实做好省州级文明单位、文明村创建。全县共有15个单位申报省级文明单位,1个村申报省级文明村,24个单位申报州级文明单位,2个村申报州级文明村,有l个小城镇申报省州级文明小城镇。经过深入指导,严格考评,有20个单位被命名为州级文明单位,2个村被命名州级文明村,1个小城镇被命名为州级文明小城镇。二是深入开展县级文明单位考评复查工作。全县共有117个单位申报县级文明单位,18个村申报县级文明村,1个行业申报县级文明行业;被复查的县级文明单位13个、文明村4个。通过逐级考核,严格把关,县委、政府共命名表彰第十二批县级文明单位97个、第三批县级文明村14个村、第二批县级文明行业1个;通过复查,有11个单位、3个村认定为合格,有2个单位认定为基本合格,给予“黄牌”警告,有1个村认定为不合格,报请县委、政府撤销其县级文明村称号。三是抓试点引导,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2006年,县委宣传部把*乡*村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试点村。通过调研,制定了《**县龙门乡石家村
小康示范村精神文明建设规划》、《**村村庄道路门前“三包”责任书》、《**村农户环境卫生评比制度》、《**村村委会学习制度》等制度,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及“八好”(好干部、好村民、好邻居、好家长、好儿女、好夫妻、好婆媳、好妯娌)评选活动。成功举办了以“喜看家乡新面貌”为主题的庆“七一”群众文艺晚会,受到了观众的普遍好评。四是以构建“诚信**”为目标,积极开展诚信经营创建活动。制定了《**县诚信企业、诚信商店、诚信经营户建设与管理办法》,对已命名的12户诚信企业(商店、经营户)进行了复查,有8户企业(商店、经营户)被认定为合格等次,有4户企业(商店、经营户)被认定为基本合格等次。五是广泛深入地开展了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中广大干部职工联系自身工作实际,认真撰写心得体会文章;由县文明办牵头,全县141个省州县文明单位(村)发出了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倡议书2000多份;组织开展了由社会各界代表共60多人参加的荣辱观座谈会;联合相关部门在中小学生中开展了“知荣明耻”演讲比赛和作文竞赛;积极组队参加州“红土地之歌”演讲比赛,获二等奖1名、三等奖3名。同时在**电视台、《**宣传》上开辟了“知荣明耻、树立新风”专栏,并于8月初由纪委、组织、宣传等部门组成检查组,对学习荣辱观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六是创新思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成效明显。组成宣讲团,深入机关、乡镇、学校、农村(社区),采取报告会、座谈会、班队会、与青少年谈心等方式,开展了“八荣八耻”和禁毒防艾等知识宣讲。以网吧经营场所为重点,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取缔违规娱乐场所3家,查封电脑游戏机16台,查缴非法音像制品50碟,非法出版物74册,净化了文化环境。七是加大宣传力度,抓好禁毒防艾工作。县委宣传部、县总工会、公安局、教育局、卫生局五部门共同组织全县92个单位、8100多名干部职工参加州开展的禁毒防艾知识竞赛活动,获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鼓励奖二名。在全州禁毒防艾知识电视竞赛活动中,我县荣获团体三等奖,一名选手被评为优秀选手。 (四)积极扩大对外宣传,树立**对外形象
一是健全完善对外宣传机制,严把舆论导向关。制定了《**县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应急预案》、《**县舆情信息上报、新闻稿件送审和新闻宣传责任追究制度》,经县委、政府审核并下发实施,进一步规范了突发公共事件的新闻报道、舆情信息上报和新闻稿件送审等工作,提高了舆论引导的质量,进一步加强了新闻管理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