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丰富服务型党组织的创建内涵,不断提升党的建设水平。从**实际出发,以重点工作的突破,推动全盘工作的开展。一要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积极发展党内民主。按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要求,以推进党务公开,全面推行党代会常任制,落实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和《中共贵州省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完善地方党委领导班子配备改革后工作机制的意见>的意见》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制度体系、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内选举制度、健全各级党委的工作机制。二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善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必须进一步改进党管干部方法,认真总结近年来我市公推提名选拔、公推直选、“海选”、竞争上岗以及变考职位为考资格等改革创新的经验,积极推进选人用人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旗帜鲜明地支持和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从实践中把德才兼备的干部选拔上来,用靠得住、敢负责、肯实干、口碑好的干部,引导 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要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重点规范各级党委特别是“一把手”的用人行为,进一步规范干部初始提名,进一步健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制度,科学分析和运用民主推荐和民主测评结果,把尊重民意和不简单地以票取人统一起来。要加大优秀年轻干部的培养力度,合理使用各年龄段干部,加强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培养选拔,扎实抓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做到系统培养、择优使用。三要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领导责任制,推进基层组织设置创新和活动方式创新,深化“三级联创”和“三创三强”活动,重点拓宽干部来源、优化干部结构,选好配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要切实做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大力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着力构建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努力使大学生“村官”下得去、稳得住、干得好、流得动。同时,加大国有企业、城市社区和机关、学校、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等领域党建工作力度,围绕服务型党组织创建的“五个提升”构建“五大体系”,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四要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风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综合素质、领导水平的集中体现,关系党的整体形象、领导干部个人和部门的形象。目前,议而不决、决而不行,处理不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长远利益与现实利益,群众工作水平不高甚至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还比较多。要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求真务实之风、艰苦奋斗之风、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大力弘扬“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民主团结、坚定信念、务求必胜”的**会议精神,大力加强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