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坚持突出重点,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后备干部等四类重点对象的教育培训。开展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既要注重全面,又要突出抓好重点对象的教育培训。一是领导干部的培训。按照《干部教育条例》的要求,认真抓好科级干部的培训,每年有组织有计划地举办各类班次,培训科级党政领导干部,提高他们领导科学发展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二是后备干部的培训。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层次后备干部的培养目标和具体情况,每年安排一批后备干部到各级党校、行政院校和其他院校参加脱产培训,同时有针对性地选送后备干部到经济发达地区挂职锻炼,加大对后备干部的教育培训,帮助他们尽快健康成长。三是少数民族干部、女干部和党外干部的培训。要结合我县干部队伍和领导班子配备需要,加强对少数民族干部、妇女干部和党外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进一步增强少数民族干部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维护团结、稳定和谐的本领。增强妇女干部“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信心,提高她们为经济建设、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本领。进一步提高党外干部政治把握的能力、参政议政的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四是基层干部的培训。要结合新农村建设需要,分年度继续抓好村委会、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的培训,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干部执行政策、加快发展、服务群众、依法办事、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
(四)坚持拓宽途径,进一步促进干部脱产培训与干部在职自学的有机结合。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县委党校、行政院校要更好地发挥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坚持特色立校、质量兴校、改革强校,不断打造新优势,实现新发展。要根据自身的功能定位,在充分挖掘自身优势上下功夫,在有效帮助干部解决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上下功夫,切实避免照搬照抄、上下一般粗、左右一个样的现象,努力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就干部队伍而言,除了
(五)坚持按需施教,进一步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符合党的事业需要和干部成长需要,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生命。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质量,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增强针对性、实效性。我们要牢固树立按需培训的理念,努力做到工作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干部成长缺少什么就培训什么。要建立干部教育培训需求调研制度和探索建立反映培训需求的动态反馈机制;要遵循干部成长规律,适应提升干部素质和能力的需求,创新培训课程体系,充实完善培训内容,为干部提供新颖、生动、前沿、实用的学习课程;要尊重学员学习意愿,总结推广受干部欢迎的教学方式,使之逐步成为干部教育培训的主要方式。只有这样,我们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才能有大的起色,才能保证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六)坚持统筹规划,进一步强化经费投入、评价考核、师资队伍建设三项工作的基础作用。组织部门要把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纳入县乡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计划,狠抓落实。要完善各类干部培训机构教学质量评估制度,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促进培训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要把干部的教育培训情况作为干部评优评先、任职晋升的重要依据,激发和调动广大干部参加培训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要高度重视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管理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