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勤劳动建设新农村,但是,不能把强调农民的主体作用与国家扶持对立起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很多方面都是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本应由国家提供,但过去由于国力原因,只能是农民的事业农民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国家应当比以前更多地承担起建设责任。我们强调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强调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就是这个本意。”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各级党委、政府都要在多予上下功夫、出实招,切实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的倾斜力度。三要把思想统一到农民的国民待遇上来。今年北京市在调整基础建设预算时,将用于郊区基本建设的资金规模提高到5xxxx,首次超过城建资金,这充分反映了北京市决策层把落实农民国民待遇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我市各级各部门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也要高度重视农民的国民待遇问题。四要把思想统一到各级的真抓实干上来。看是否真抓实干标准有三个,一看领导出心了没有,是不是象抓防汛、抓城建、抓招商一样抓新农村建设;二看财政出了钱没有,是不是真正向农村倾斜了;三看部门出力了没有,是不是把工作重心向农村下移了。
3.要解决好规划布局问题。规划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规划上要明确三个问题。一是基本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指导原则上要把握六条,即坚持因地制宜,便于生产生活,兼顾三个文明,做到长短结合,尊重群众意愿,实行稳步推进。要充分考虑农村的特点,防止用城市规划的理念编制村庄规划,用单纯住宅集中的理念编制村庄规划。二是基本内容。建设新农村,重点要围绕三个网络和三个布局来编制规划。三个网络就是交通网络、水电网络、通讯网络;三个布局就是农民住宅布局、公用设施布局、农业产业布局。三是基本要求。要发动群众,充分听取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提高农民在规划制订中的参与度;要先抓试点,全市首先抓好10xxxx示范村的规划,其他有条件的村也可以先行编制规划;要财政负担,示范村的规划坚决不能要乡村和群众拿钱,市县财政应当全部承担,市里主要负责1xxxx明星村的规划经费;要逐步建档,所有文字和图表规划都要建立档案,明确专人管理,便于查阅和修改。
4.要解决好办点示范问题。一是认真选点。要按照“群众有要求、经济有实力、增收有产业”的基本标准,选择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不同层面的典型作为新农村的示范点。可以考虑采取群众申请、层层申报的办法确定示范点,这也是一次发动组织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二是突出重点。示范村要重点围绕发展新产业、构筑新环境、创造新机制、培育新农民、建设新班子等“五新”开展示范。发展新产业就是要培育一个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xxxx以上的主导产业;构筑新环境就是要创造有利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的硬件和软件环境;创造新机制就是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培育新农民就是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建设新班子就是要建立起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适应的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三是加快进度。3月底前,各地要把新农村示范点重新报上来,并把示范村的组织责任体系建立好。4月上旬市里举办示范村党支部书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训班。上半年要拿出示范村的总体规划。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