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新形势下信访工作出现的新特点,创新思维,开拓思路,抓住重点,讲究方法,进一步提高信访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一是要畅通信访渠道,热情接待来信来访。职工群众找我们反映问题,迫切盼望给予满意的答复和解决,这是对我们的一种信任,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工作职责。今后凡群众到省局上访的,机关有关部门在接到办公室需要协助处理的通知后,有关人员必须尽快到场答复处理,并负责到底,直到上访人离开为止,不能推诿扯皮。在接待群众来访这个问题上,同志们要学会换位思考,满腔热情、真心实意地为群众排忧解难。感情是催化剂,是润滑剂,带着感情做工作,群众好接受,问题好处理。二是要转变作风,增强主动。要把工作重点从事后处置转到事前预防上来,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多倾听职工群众的呼声。各级各部门领导同志要进一步转变作风,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了解职工群众的真实想法和实际困难,及时掌握信访动态,认真做好排查工作,做到上访的苗头早发现,酝酿的事情早劝阻,把工作做在事态发生之前,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和初发阶段,防止小问题酿成大事情,简单问题复杂化。三是要突出重点,集中治理。要抓住越级、集体、重复上访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不放,集中领导、集中力量、集中时间,加大处理力度。有关单位、机关部门要对去年以来的所有上访事件,分别列出单子,逐件分析排队,看一看哪些问题已经解决,哪些问题没有解决,症结在哪里?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要落实责任领导、责任部门,限期解决。比如我们的迁占赔偿问题,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把有关赔偿政策向群众宣传到家,赔偿到位,增强工作的透明度,从源头上减少群众的曲解、误解,尽快扭转被动局面,为下一步大规模开展标准化堤防工程建设创造良好环境。四是要健全机制,减少失误。各级各部门在研究制定改革、发展措施的同时,要坚持把职工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以是否符合职工群众的利益为最高标准,认真搞好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特别是涉及到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重大项目等,要充分考虑职工群众的心理和经济承受能力,尊重职工群众的意愿,得不到多数理解支持的政策不能出台,违反市场经济规律的强制性措施不能实施,思想工作没做好、可能引发矛盾的工作不做,最大限度地减少不稳定因素的产生。五是要讲究方法,耐心说服教育。我们有少数干部工作方法简单,作风粗暴,不是“和风细雨”,而是“暴风骤雨”,“通不通三分钟,再不通龙卷风”,导致本来可以解决的问题不能解决,本来可以平息的情绪不能平息,甚至使事态扩大。这样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是不可能依法做好信访工作的。希望同志们充分发挥机关干部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耐心细致地进行说服教育,在接待群众来访时切实注意方式方法,有理、有据、有节地妥善处理好职工群众反映的问题。六是要依法行政,依法办理。做好信访工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在上访群众的法律意识很强,对有关政策了解得也很多。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从源头入手,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问题要吃透,情况要摸清,政策要把握准,只有这样,在处理信访事件时才能做到讲政策,讲法律,讲道理,依法行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服之以法。同时,我们也要依法规范群众的上访活动,引导他们到指定场所反映问题,不得围堵机关大门,冲击办公场所,扰乱工作秩序。服务中心要切实负起责任,加强机关门岗值班,对那些不听劝阻、无理取闹,滋意闹事的决不姑息迁就,及时带离机关并送有关部门处理。三、强化责任,分级负责,归口管理,切实抓出成效信访工作能不能做好,关键在领导。实践证明,哪个单位的领导重视,措施得力,哪个单位的信访工作就主动,群众越级上访、集体上访和重复上访就少;否则,工作就被动,问题就突出。在处理信访问题上,各级各部门负责同志不能有怕麻烦、不愿惹、不想沾的想法,稳定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事情也都做不好。对信访工作,大家务必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起来,信访工作不是你愿不愿抓、想不想抓的问题,而是必须抓,必须管的工作,而且更要抓好、管好。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治黄建设,一手抓信访工作,切实把信访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做到行动上有措施,制度上有保障,学会抓重点,抓热点,抓难点,坚持常抓不懈,切实抓出成效。信访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必须分清职责,强化责任。一是要认真落实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责任。按照《信访条例》的规定,哪个地方、哪个单位发生的信访问题,原则上就应当由那个地区、那个单位来解决。各单位在处理信访问题时,不要推脱责任,上交矛盾,就要“谁的孩子谁抱走”,绝不能“孩子哭,抱给娘”。二是认真落实归口管理的责任。信访工作不只是办公室的事情,机关各部门都有不可推卸的职责。处理解决信访问题,需要哪个部门答复,那个部门就必须按要求及时到场,需要哪个部门办理,那个部门就必须不折不扣地办好。特别是在一些重大信访问题的处理上,哪个单位不负责,哪个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