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治军、治国新的宝贵经验,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三次飞跃,产生了又一理论创新的伟大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境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党的先进性是党的生命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先进性的集中体现。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坚持党的先进性,就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转变观念,要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无论形势如何变化,时代如何发展,我们的根本政治信仰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我们的世界观是马克思主义,我们的根本宗旨是全民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弄虚作假”。这是党中央着眼新世纪新阶段的客观实际,向全党提出的新要求,也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当前就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政绩观。坚持正确的政绩观,最根本的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jzm同志指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对于每一个干部和党员来说,都是首要的问题。”世界观是“总开关”。正确的政绩观不仅联系着科学发展观,而且联系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一个重要的体现是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把工作的政绩建立在求真务实的基础之上,努力做到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为党和人民踏实工作。我们全体,尤其是党员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注意正确对待权力、地位和名利。以正确政绩观指导从政实践,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全面准确地把握政绩观的科学内涵。要用政治的观点看待政绩,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政绩观的灵魂和指南;要用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政绩,把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创造政绩的重要内容;要用实践的观点看待政绩,把重实干、求实效作为实现政绩的重要途径;要用全面的观点看待政绩,把党和人民的要求作为评价政绩的重要尺度。总的来说,我们绝大多数领导干部的政绩观是正确的,是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来干事创业的,形成了我们干部队伍务实、进取、敬业、奉献的鲜明特色。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与新的形势、新的任务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愿望相比,我们一些领导干部在树立正确政绩观方面,仍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比如:急功近利,好大喜功:工作不注重“做事”而注重“做秀”。唯利是图:个人利益、小团体利益至上。作风漂浮,形式主义难改:抓工作浮光掠影,只重唱功,不重做功,等等。我们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各部门单位的“一把手”,岗位重要,责任重大,对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影响举足轻重。我们各位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带头树立和落实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坚决摒弃片面以经济增长论英雄的政绩观,防止一代人的“政绩”,成为几代人的包袱。必须坚决贯彻党的思想路线,按客观规律办事;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牢记“两个务必”,做到“五个力戒”,做官为做事,做事不做秀,努力创造既惠及当前又泽及长远的工作业绩。必须落实党的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必须遵纪守法,依法从政。模范遵守党纪政纪法纪,模范执行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在思想上始终绷紧两根弦:一是依法从政、干事创业;二是廉洁自律、干干净净。把干净和干事有机结合起来,才是出政绩的正道。转变观念,要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经过8xxxx年的发展,我们的党员队伍,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任务,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dxp同志曾经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因素。与时俱进,就是指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能否做到这一点,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实践基础上的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