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新志,使《××区志》具备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知识性、稳定性,真正经得起历史检验。二是要突出时代特点和××特色。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改革开放三次历史性巨变。前两次历史巨变,是首轮修志中方志记述的重点,而第二轮修志也就是我们现在的修志,则是重点记载第三次历史性巨变。也就是说,第二轮志书编修工作要将第三次历史性巨变载入史册,为全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树碑立传、修志存绩。《××区志》编修全体工作人员,要善于调查研究、仔细分析我区的具体情况,从体例、篇目到具体内容,紧紧地抓住地方特点,把真实情况反映出来,真正写出一部深受全区人民喜爱的好志书。三是要认真搜集和整理资料。广泛搜集并认真整理相关资料,是编好志书的先决条件。这次修志,时间跨度较大,由泰安市郊区更名为××区,并乔迁新址,区划发生了两次变更,各种大事相对集中,全面广泛地搜集资料尤其重要。要把这项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不怕困难,不嫌麻烦,尽可能地搜集全各种相关资料,为《岱岳区志》的编修打好基础。四是要明确《××区志》的计划安排和方法步骤。根据《《××区志》编修工作实施方案》,计划用三年多的时间完成编修任务。《××区志》的记述时间始于1985年1月1日,止于2004年12月31日。主要记述建区20年来境内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地理和社会诸方面的历史与现状,重点记述全区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和经验教训。要全面涉猎我区各乡镇办事处、各单位、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的历史与现状,随文安排一定数量反映全区自然风貌和三个文明建设成就的彩色图片,以及具有历史价值的黑白图片,要做到文图并茂。各编修单位要根据任务分配和计划安排,加紧展开工作,做到步调一致,保质保量地完成撰稿任务,决不能因个别单位工作迟缓拖了全区的后腿。五是要明确规范要求。区党史史志办公室要对全区参编人员进行培训。全体编修者、参与者要认真学习,吃透志书的编写要求和写作规范,在广泛调查研究,充分占有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认真起草撰写出高质量的志书资料,确保区志编修工作以高质量高效率顺利开展。同时,要积极参与市领导交办的《泰安市志》(1985~2002)的供稿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完成《大汶河志》《徂徕山志》编修任务;完成每年度《山东年鉴》《泰安年鉴》的供稿任务,完成省市下达的专题征集活动。各乡镇、各单位、各部门一定要强化时间和质量观念,按照《××区志》编修方案的要求,及时、迅速、保质、保量地上交各自的志书资料,对迟报、拖报、缺报的单位,区委、区政府将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2、积极做好乡镇志、村志、专业志的编纂工作。根据省市《续修新方志工作纲要》的要求,我区在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区志的前提下,2006年底前,完成《×志》、《×志》2部镇志,《×村志》、《×村志》、《×村志》等重点村志,《××区地名志》等专业志书。以上志书所涉及到的单位,要在完成区志任务的同时,迅速研究出本单位的修志方案,做好准备,迅速启动志书的编修工作。会后各单位要搞好与区党史史志工作办公室的工作对接,迅速开展各自的志书编修启动工作。党史史志工作办公室要加强对全区志书编修工作的管理和指导,确保志书编修工作任务的正常开展。3、积极搞好区情资料库的建设和方志馆的筹备工作。中央、省、市史志工作会议要求,各级政府要把加快地方志数字化、网络化建设,作为新世纪地方志工作的一项重点工程来抓,2005年实现地方志系统的数据库全国联网。为此,省政府投入巨资建成了山东省方志馆。对各县市区的地情库建设,省、市政府专门提出了要求,要求各县市区加大投入,于今年上半年建成开通,24小时向国内、国际发布信息,提高各县市区的知名度。下半年,省、市将进行检查验收,颁发县级地情资料库验收合格证书。根据上级要求,我区将克服困难,想方设法搞好我们的地情资料库建设。区地情库建设好后,将成为向国际、国内宣传我区的信息平台。下一步,我们还要对地情库的建设、信息资料的征集、发布、更新、供稿、入库等进行详细安排。在信息化这个问题上,希望有关部门在资金、技术、人员等方面给予以大力支持,把我区地情资料库建成本地的基础国情数据库。方志馆是文化建设的基础设施,利用方志馆,可以将志鉴收藏、方志资源开发、地情库建设等工作集中在一起,统筹运作,发挥综合效益,更好的为我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根据省、市要求,党史史志办公室要和有关部门一道,积极做好方志馆建设的论证、筹备工作,待条件成熟后,即开工建设。四、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切实把党史史志工作落到实处。编史修志是一项社会化、系统化的浩大工程。jzm同志说:修志工作是一项不容易引起重视的重要工作。各级领导要把修志工作当作一项重要事业来抓,并切实抓好。它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