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利实施来开展工作,发挥作用;必须坚持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工作、业务工作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的原则,把精神文明建设融入本乡镇、本部门、本单位的发展目标、业务建设和科学管理之中。做好“三个结合”,即:与加强城乡的规划、建设、管理,加快经济发展和改善投资环境相结合;与发展农村经济、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相结合;与规范行业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和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从而实现提高人的素质这一根本目的。二要突出重点,推动全局。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但最根本的任务是以人为本,提高人的素质,这是我们各项创建活动的重点和落脚点。人的素质没有提高,创建工作很难出成果,出了成果也很难巩固。象山东的青岛、辽宁的大连,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之所以能走在全国前列,基本经验就是始终把教育人、提高人、塑造人贯穿于文明城市创建的全过程,通过构筑学校、家庭、社会的立体教育网络,想方设法提升市民的文明素质,激发广大市民热爱城市、奉献城市、建设城市的热情,切实做到欲建“文明城”、先育“文明人”。结合我县实际,当前具体工作中应做好以下几个重点工作:首先,在文明县创建方面,今年,整个南宁市要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文明委也将于今年的8月份对全市的文明县区达标竞赛活动进行全面总评,我县能否连续三年检收达标,进入全市文明县行列,就看我们这几年月的文明创建能否有突破性的进展。从现在起,我们主要是做好迎接市里总评工作。各成员单位要针对去年创建文明县区达标竞赛活动测评中发现的薄弱环节和问题,组织各有关部门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整改。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隆安县2004—2005年度创建文明县达标竞赛测评体系》(隆办发[2004]72号)文件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对照检查,以迎接市里总评为契机,动员全县上下深入扎实开展创建文明县、文明社区、文明乡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和其他各类创建活动,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市里的总评。要突出环境卫生秩序管理和文明社区创建两个重点,狠抓不放,一抓到底。环境卫生秩序的管理问题,这既是一项基础工作,但也是一个反复强调,又一直未能根本解决的问题。目前乱倒垃圾、乱张贴悬挂、乱摆摊设点、乱停放车辆、乱堆放搭盖等“五乱”现象,在县城不少区域部位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为什么这个“老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呢?就是因为我们个别职能部门工作做得不够细、不够实,不能持之以恒。解决这个问题还是在“疏”和“堵”两个字上下功夫。“疏”就是做好与管理相配套的设施建设和宣传教育工作,多想一些科学易行、方便群众又不影响市容市貌的管理办法,增强群众文明意识,提高管理成效。如主街道绿化带和背街小巷乱倒垃圾问题,可以考虑通过重新规划设置足够的垃圾屋(垃圾桶)等环卫设施、制定定点及时收集、上门收集垃圾等办法加以解决;“堵”就是制定和完善管理规章,做到依法管理、执法必严,用规章规范约束群众行为。如随地吐痰、乱倒垃圾,可以借鉴一些地方的做法予以重罚。文明社区创建问题,今年我县要完成xxxx市级文明社区创建工作,县文明办要深入研究探讨社区文明创建的有效机制,高起点高标准完成今年文明社区创建任务。其次,在文明村镇创建方面,在抓好全县今年xxxx生态文明村建设的同时,要结合改旧建新,以创建文明镇区、文明户和制定实施村规民约为重点,通过抓好镇区创建,主动承接文明县创建活动的辐射,塑造好乡镇窗口形象,示范带动村一级创建;通过普遍开展文明户创建,大力表彰先进,增强群众的光荣感,调动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创建的积极性;通过制定村规民约,教育发动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第三,在文明行业创建方面,要结合今年“机关作风建设年”、“效能建设年”活动,以一线窗口创建为重点,充分发挥联合督查督办组的作用,加强跟踪督查,促进各执法服务部门切实履行社会服务承诺和文明优质服务规范,提高创建水平。三要服务群众,依靠群众。精神文明建设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必须切实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扎扎实实地做好得人心、稳人心、暖人心的工作,让广大群众真正获得实惠。近些年受到普遍欢迎的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四进社区”、“百城万店无假货”、社会服务承诺制、志愿者、手拉手、军民共建等活动,都很好地实践了服务群众的宗旨,增强了对群众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这些好做法要继续巩固开展,引向深入,抓出实效;同时要结合当前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特别是移风易俗、社会风气等问题,探讨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着力发挥群众的自发参与意识,培养群众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履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等基础性工作上取得扎实的成效。四要培育典型,创造特色。几年来,我们着力培育、树立了县检察院、县公路局、丁当永安里村和卢义贞等一批典型单位、典型人物,通过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创建经验,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精神文明建设的广泛、深入开展。等一下我们还将表彰一批2004年度的先进单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