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平安村(社区)”是全县创建工作的重点,只有把创建“平安村(社区)”这项基础工作打牢了,创建“平安宁远”这座“大厦”才能建成,为此,县委、县政府决定,成立创建“平安村(社区)”专项工作小组。由何晓红、张明贵、张珞同志牵头,曹辉正同志任组长,县民政局等部门为成员单位。创建“平安村(社区)”,就是要通过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群防群治组织建设,及时化解和消除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各种不安定因素;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和群众法制观念;抓好重点村整治,实现“十无”的创建工作目标,即无可防性刑事案件、无影响重大的治安案件、无民转刑案件、无集体上访、无“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和非法宗教组织活动、无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无地痞地霸、无群体性纠纷械斗、无毒品违法犯罪、无治安灾害事故。三是创建“平安大道”。要把创建平安大道工作的重点放在永连公路宁远段和宁远至九疑山旅游公路。主要工作任务及目标是:组织开展交通安全社会管理活动,抓好公路危险路段治理,完善标志标线,整治道路交通秩序,取缔“马路市场”,消除公路安全隐患。规范车辆和驾驶员的管理,严把道路交通安全源头关。加强路面巡逻,严厉打击车匪路霸,严肃查处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各类违法行为,确保全县道路交通事故同比下降。杜绝群死群伤的重大恶性交通安全事故。为此,县委、县政府决定成立创建“平安大道”专项工作小组,由姜善光、李劲涛、王佑生同志牵头,李劲涛同志任组长,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等部门为成员单位。四是创建“平安边界”。近年来,我县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边界稳定工作,调处化解了大量边界矛盾纠纷,维护了边界地区社会治安大局的稳定。但是,目前边界纠纷隐患还比较多,今年以来,共发生县际山林水土权属纠纷1xxxx,县内纠纷4xxxx。因此,我们要时刻绷紧边界稳定这根弦,认真组织开展好“平安边界”创建活动。县委、县政府决定,成立创建“平安边界”专项工作小组。由刘卫华、张明贵同志牵头,杨求正同志任组长,县调纠办等部门为成员单位。主要任务是:坚持主动走访联谊,促进边界睦邻友好,共创平安边界;积极防范和排查化解边界矛盾纠纷特别是山林水土权属纠纷,不发生因权属纠纷引发的群体性械斗事件,确保边界地区长治久安,促进边界地区经济发展。五是创建“平安信访秩序”。主要任务是:加大依法信访宣传力度,规范上访和接访行为,切实畅通信访渠道;坚持依法按政策办事,集中时间、集中精力解决一批信访突出问题;完善接待制度,实行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人员稳控在当地,实现矛盾不出村、初访不出乡镇、重访不出县的工作目标,切实减少集体访、越级访和重复访。对极个别屡教不改、违法乱纪、无理取闹的上访人员以及组织、策划、参与群体性事件的挑头人物,要在掌握事实、固定证据的基础上,严格依法依纪处置到位,绝不心慈手软。为加强领导,县委、县政府决定成立创建“平安信访秩序”专项工作小组,由宋振平、周克利同志牵头,刘顺坤同志任组长。以上五个专项工作小组要根据主要工作任务及目标,各自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各乡镇要参照县里的要求和做法成立相应的专项工作小组及其办公室,制订实施方案,抓好工作落实。三、落实措施,强化责任,确保“平安宁远”创建工作顺利开展(一)必须继续坚持“严打”整治方针。要始终把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安全感的涉恶犯罪、严重暴力犯罪、侵财性多发犯罪和毒品犯罪等严重刑事犯罪作为重点,坚决依法从重从快予以打击。要加大侦破力度,做到命案必破。对“两抢一盗”等侵财性案件,要采取行之有效的防范打击措施,遏制其高发态势。要建立贯彻严打方针的经常性工作机制。重点是建立和落实治安分析评估和预警、工作决策部署、政法部门配合制约、激励和督查考评等经常性工作机制。公安机关每半月对治安状况进行一次排查分析,为有效打击提供情报信息支撑。政法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依法制约、协同作战,形成整体合力,坚决防止以罚代刑、重罪轻判等打击不力问题的发生,确保及时有力地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公、检、法要建立以人平办案数、办案责任制、错案追究制为主要内容的考核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干警的积极性,促进严打方针的贯彻落实。(二)必须下大力气抓好基层基础工作。创建“平安宁远”主要的大量的工作都在基层,基层工作抓好了,创建“平安宁远”就大有希望。当前要着重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建立健全“一中心五网络”。建立一个“中心”,即乡镇成立综治委及其办公室,党政“一把手”担任综治委主任,分管副书记担任综治办主任,并至少配备2—xxxx专干。整合派出所、司法所、法庭、民政所等相关部门的力量,开展政策法制教育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指导村(居)治保会、调委会工作,维护辖区的安全和稳定。建立五个网络,一是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网络。由乡镇综治办牵头,司法调解中心、人民调解委员会、派出所、司法所、法庭、民政所等相关部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