辱不分,就势必混淆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不以荣为荣,不以耻为耻,乃至以耻为荣,不仅败坏了个人的品德和形象,也容易进一步恶化社会风气,更影响着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与有序,乃至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增强。现实社会的形势迫切要求我们一定清醒地认识到,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任务重大而紧迫。
三、要迅速掀起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宣传教育热潮
要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的独特优势,积极运用言论评论、理论文章、通讯报道、专家访谈、群众讨论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大意义,大力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基本要求,大力宣传各地各部门开展学习教育活动的具体举措和进展成效,大力宣传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和广泛群众基础的先进,典型和鲜活经验,使社会主义荣辱观家喻户晓、深人人心,成为全社会的自觉意识。要通过座谈、讲座、知识竞赛、图片展览等形式,运用宣传栏、公益广告、手机短信等各种形式和途径,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普及教育。着力推动社会主义荣辱观进机关、进社区、进家庭、进企业、进农村,引导城乡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明辨是非、善恶、美丑,明确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不断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争做社会主义道德和良好风气的促进者。要把学校作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主阵地,把青少年作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点。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工作,纳入学校德育工作的全过程,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行为能力和心理特点,科学规划荣辱观教育的具体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增强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培育青少年的社会荣誉感和道德羞耻心。要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引导广大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影响和带动学生。
四、要使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蔚然成风
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八荣八耻”变成每个公民的行为标准,变成所有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要立足基层、着眼实践,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渗透到日常工作生活之中,融入到各种创建活动之中,让人们在实践中领悟“八荣八耻”精神实质,践行“八荣八耻”基本要求,推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
一是要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荣与辱的抉择,不仅表现在事关国家、民族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等重大问题上,而且更多地表现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要把关注点放在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道德行为上,鼓励人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事情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自觉遵守“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要把道德实践渗透到日常生活、社会交往中,让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做奉献的过程中,感受真情、领悟崇高、体验光荣。各行各业各个单位都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结合业务工作,开展具
二是以活动为载体促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中,广泛开展以“知荣辱、树新风”为主题的道德实践活动。党政机关要开展争创文明机关、争当“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为全社会做出表率。学校要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加强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渗透到课堂教学、学校管理、课外活动等各个环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行为习惯。企业要以创建文明行业为龙头,开展“共铸诚信”等活动,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农村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创建文明户、文明村镇等活动,培养新型农民。城市社区要开展创建文明社区、节约型社区等活动,促进邻里和睦、人际和谐。通过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引导人们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把“八荣八耻”转化为自觉行动,形成人人身体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良好局面。
三是要以典型带动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各条战线的先进人物是广大群众敬仰的楷模,他们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是开展荣辱观教育的宝贵资源。要善于总结和发现体现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先进典型,积极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的活动,把他们的崇高思想品德传播到广大群众中去,变成千百万人的自觉行动。我市近几年就出现了感动中原、带领群众致富的西辛庄村党委书记李连成,不怕苦累、一心服务的“老李热线”负责人李全芳,还有感动中原、血汗助学的农民赵俊方等一批好的典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