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发生的主要环节和重要岗位,分析其滋生蔓延的深层次原因,确定本行业、本单位的工作重点,认真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在政策、法规和工作三个层面上研究提出治理的具体思路和对策。要建立信息专报和通报等制度,及时了解下面基层单位的工作动态和信息,加强工作指导,研究解决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注意总结推广治理商业贿赂成功经验,做到心中有数,手有典型,为长效治理和预防商业贿赂奠定基础,促进全省交通系统治理工作的平衡健康发展。
四、抓制度,积极探索长效管理机制
坚持标本兼治、惩防并举的根本是要加强制度建设,积极探索和建立健全防治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
1、完善交通建设市场管理制度。对现行交通建设市场的管理规定、市场监管措施和各种规范要求进行清理,并针对存在的制度性缺陷进行修订完善。要围绕交通建设市场的准入、退出,企业资质管理,企业诚信体系,工程建设关键环节,国家工作人员廉政准则等方面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加大对廉政合同的执行力度,建立交通工程建设项目信用管理系统和企业信用档案;继续配合各级检察院推行“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制度,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通过进一步健全制度,堵塞漏洞,努力形成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
2、深化交通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投资人招标制,规范投资人招标管理。开展建设项目代建制等试点工作。深化招标投标制度改革,加强对招标人和评标专家的管理,进一步规范招标评标行为。深化交通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清理和规范交通行政审批事项,转变政府职能,规范行政行为。加强交通行业社团管理,完善行规、行约以及行业标准等,充分发挥社团对企业会员的约束作用。
3、建立企事业单位自律机制。加强对生产经营、采购销售、项目预决算等重点环节和项目管理、财务管理等重点人员的监管。加强内控机制和企业文化建设,树立以守法诚信、优质服务为核心的经营理念,制定我省交通行业从业人员行为准则和职业规范,严格遵循公平竞争规则。坚持依法经营,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以及国有事业单位要带头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自觉抵制商业贿赂。
五、抓查处,严肃处理商业贿赂案件
严肃查处商业贿赂案件,是交通行业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检验专项治理工作是否取得成效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交通行业自查和专项检查中发现的商业贿赂案件,要依法办案、依法处理,特别是对于重大典型案件,要予以曝光,惩一儆百,增强震慑力。在查处过程中,要排除干扰、克服困难,坚决纠正和防止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在商业贿赂活动中利用行政权力收受贿赂的交通部门机关工作人员,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决不手软,决不姑息。
各级交通部门要积极与纪检监察、检察、审计、工商等部门建立情况通报、线索移送、案件协查、信息共享机制。充分发挥信访举报网络的作用,向社会公开监督举报电话、网址和信箱,广泛动员群众反映和举报商业贿赂行为。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对反映商业贿赂的每一件来信来访,都要及时进行转办或直接督办,凡经查实的都给予当事人和责任人严肃处理,做到件件有结果,事事有回音,对署名举报给予反馈,并将处理情况进行通报。
六、抓落实,确保治理工作落到实处
治理商业贿赂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按照“抓得住、抓得紧、抓得实”的要求,既要集中时间开展专项治理,又要从大局和长远出发坚持常抓不懈。各级交通部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领导责任制和有效工作机制,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分工负责,分兵把口,抓好各自分管的单位和部门,明确分工,分解任务,责任到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合力。通过落实责任制,把治理工作与党风廉政建设、交通业务工作一同研究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