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接而不干扰、高效而无缺憾的科学闭合的运行机制。精细化管理要求每一个人、每一天、每一事、每一处都有标准和考核,人人考核,人人被考核。通过岗位作业标准化、正规操作、危险源识别、隐患排查、定置化管理和联责联保等措施,实现对职工作业过程和工程质量的定量考核,规范职工的操作行为。通过走动式和流动式管理,规范管理人员的检查路线、检查内容、检查时间,对管理人员工作过程进行控制和考核,促进职工的操作行为和管理行为的本质安全。
3.开展kyt活动。kyt是源自日本企业的伤害预知预警活动,是针对企业生产的特点和作业工艺的全过程,以其危险源为对象,作业班组为基本组织形式而开展的一项安全活动。它比较适合煤矿群众性的自我管理活动,目的是控制作业过程中的危险,预测和预防可能发生的事故,以保障职工的作业安全和健康。kyt活动不仅弥补了班组长安全管理工作中的疏漏,还提高了作业人员对事故的敏感性、识别能力和预防能力,使职工随时想到安全,时时防范危险,事事警示自己不被伤害,在生产中“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同时,还可以引导职工对排除作业现场的各种危险因素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三、倡导先进文化,塑造职工的本质安全人格人格是文化的内核,是人的理性、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全面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既有利于现实的安全生产,也有利于长远的安全人格的塑造。塑造职工安全人格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1.注重安全情感的培养。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情感促使人们对未来幸福生活的向往,促使人们去劳动和创造。情感与人的安全活动结合起来,就将成为一股强大的动力,使职工为安全生产奋斗不止。因此,在实施安全计划尤其是培训计划时,一定要重视安全情感的培养。否则,职工对安全就难以持正确的态度。培养职工的安全情感,可以树立人的公共安全观念,提高人们对安全的评价水平。2.强化安全意志的培养。意志是人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为,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过程。要解决安全问题,必须培养每一个职工的安全意志,并形成集体的安全意志。安全意志与人们对安全的认识和情感有关,意志的形成以认识为前提,受情感左右。只有在安全实践活动中久经锻炼并忍辱负重、敬业爱岗的人,才会意志坚强。这种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会把安全工作作为自己的使命而努力完成。3.抓好安全道德的培养。道德是人类基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共同生活行为所产生的一系列非强制的社会准则和规范。煤矿职工在井下生产中隐含着不安全的因素,优良的安全技术装备是对职工生命财产的保护,严密的规章制度则是对职工行为的他律。然而,职工在封闭的地下空间作业,时常处于监管的失控状态,他律行为很难奏效。因此,安全道德的自律能力是决定矿工安全的重要一环。和谐、安全与文明的工作环境,会提升煤矿职工的道德水平,促使他们主动做好安全工作,从而为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奠定牢固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