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程序要规范
建立一套完整规范的执行程序,是确保否决到位的关键。我市出台了《关于办理计划生育一票否决涉及事项程序的规定》,建立了涉否程序。一是明确涉否事由。凡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表彰奖励的,凡个人评优评先、晋职晋级、入党入团、招工转干及当选各类代表、委员资格的,都应进行计划生育审查,落实一票否决。二是明确责任分工。领导机关或主管部门在通知下级呈报办理涉否事项时,应有计生一票否决的具体要求;承办单位应填写《计划生育情况审查表》连同其它材料一并上报;主管的计生部门负责审查计划生育情况并签署意见;凡未进行计划生育审查或审查不合格的应予否决,审批机关不予审批。三是建立专门登记表册。计生部门在审查时,应进行登记,审查结论必须有经办人和分管领导签名。四是及时通报情况。凡计划外生育的对象或有举报材料未得到落实的一律缓办,并及时告之有关部门。市计生局每年编印《单位应受计生否决名册》和《个人应受计生否决名册》,向组织、纪检、人事等执行一票否决的有关部门通报情况。在受否决的对象中,每年都有因挂点的乡村计生后进而被否的市、乡和部门的领导干部。
五、否决要到位
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一票否决是一种问责制。在执行过程中要严格认真,确保否决的准确性,树立计划生育部门的权威。一是坚持一个标准、一把尺子、一视同仁。对照已出台的文件,谁“中靶”否决谁。否下级不否上级,否单位不否个人,就使计生一票否决失去公正性,达不到鞭策后进的作用。最近几年,先后有xxxx市领导因挂点乡镇、村计生工作后进受否决,xxxx调离的乡镇党政一把手回原单位专抓计生工作,xxxx乡镇一把手被免职,xxxx乡镇党委书记已考取了副县级领导而因计生工作被否决。二是考核结帐,一丝不苟。不断完善目标管理,改进考核办法,年终结帐过程请"两办"及纪委监察局全程监督,未发生因计生否决与计生部门闹矛盾的现象。三是举报核实,一查到底。2004年,在民师转正中,有少数对象弄虚作假,想蒙混过关,市计生局不惜人力、物力、财力多次组织调查取证,否决了当事人,对基层审查不严的有关责任人进行了纪律处分。
我市在执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上仍然处于探索阶段,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条块不协调,垂直部门、私营业主、招商引资企业否决执行难,否决的合理性、科学性有待改进,社会上"一票否决"过多、过滥,影响计生否决的严肃性,我们迫切希望经过上下努力,科学运用计划生育一票否决,不断探索激励约束机制,努力做好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