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内容填写是否违规。发票中各项内容填写不规范、不齐全、不正确、涂改现象严重,是虚假原始凭证的主要表现特征。如票面字迹不清;“开票人”仅填“姓氏”;计量单位不按国家计量法定单位而随意用“桶”、“袋”、“车”来度量;违反“不得要求变更品名”的规定,或货物名称填写不具体,或胡乱填写其它物品名称。在实际工作中,特别要防止虚开的运输费用发票。3、检查手续是否齐全。重点是检查特殊情况的原始支出凭证,所必备的附加条件是否具备,如各项证明、附件等。通过检查履行规定的程序情况来认定其真实、合法性,从而防止虚假和舞弊行为的发生。4、检查限额发票是否超限填具。主要是指超限额开票。例如发票限额的最高限额为“千位”,但票面上人为增添一栏“万位”的情况。5、检查行业专用发票开具内容是否一致。私自改变发票的使用范围,跨行业使用或借用发票,是虚假原始支出凭证的重要表现特征。6、检查领导审批签字是否无误。支付款项的原始凭证,除经办人员必须签字或盖章外,还必须按本单位规定的审批程序、权限,由相应的负责人签名或盖章。自制的原始凭证,必须由经办单位的领导人或者由单位领导人指定的人员签名或盖章。7、检查印章是否能够辨认核对。主要是检查印章是否符合规定。这里所说的印章,是指具有法律效力和特定用途的“公章”,即能够证明单位身份和性质的印鉴,包括业务公章、财务专用章、发票专用章、结算专用章等。虚假发票印章一般特征表现为:印章本身模糊,或盖印时有意用力不够以致不清晰;专用章不是采用符合规定的印章而是乱盖其他印章,张冠李戴。此外,有的甚至干脆不盖印章。8、检查数字是否真实。具体检查以下四个内容:数量乘单价是否等于金额;分项金额相加是否等于合计数;小写金额是否等于大写金额;阿拉伯数字是否涂改。至于涂改要注意“1”和“0”。因为“1”容易改为“9”、“7”、“4”;“0”容易改为“8”、“6”、“9”。9、检查“白条”。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单位存在“白条”问题,即用单位或者个人开具的没有固定格式、不具备规定内容的非正式原始凭证,如外单位没有加盖公章的借款单据等。会计实务中应拒收白条,防伪求真,堵塞漏洞,确保会计信息质量。
(五)查阅银行存款未达账项。目前,有的单位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的核对工作,由经手签发支票的人进行。这样,有些会计人员就违反财务管理制度,擅自挪用单位销货款或公款私存,月内又不能及时归还,从而使月末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账面余额大于银行对账单上的余额。会计人员为掩饰这一违法行业,将其差额作为“企业已收银行未收”或“银行已付企业未付”款项调节平衡。为此,必须查阅银行存款未达账项。检查时,首先将企业银行存款总账、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核对,确定未达账项额度,然后查询未达账项的经济内容与原始凭证。
(六)查阅银行对账单发生额。有的单位银行存款内控制度不健全,出现过有关人员月初擅自出借、挪用资金,月终等额归还的现象。这类问题,在查询未达账项过程中,不能发现,必须查阅银行对账单发生额。查阅方法:仔细查阅银行存款收、付双方是否存在绝对值相同的发生额。如果有,必须通过原始凭证查询经济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