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当前重大形势发展趋向;再次能通过与会者发言判断当前时局动向。二是从电视电话会议中学习,交警不仅须要参加一些现场会议,还要收看相关电视会议,电视会议一般为紧急而重要的会议,可看性强。当然这里不包括一些年年讲、月月说、天天开式的“老太太裹脚布”会议,因为这样的会议已经失去存在的意义。参加会议时要学会去粗存精、去伪存真,把握正确的方向,才会学到有价值的东西。
学习方法灵活多样,交警要学会结合实际,因时、因地制宜。切不可以时间紧迫、条件艰苦为脱辞去逃避学习。这样不仅仅是对工作不负责,也是对自己不负责。一个人的心态很重要,扪心自问:你是喜欢自己变成一个老气横秋,整天只会争名夺利、不思进取的小人,还是做一名生机勃勃,每天淡泊名利、积极进取的君子呢?答案不得而知,“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所以基层民警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创造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争取达到最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唱响“外练巧功”的宣传曲
众所周知,上到公安部,下到基层民警,都把法规宣传做为工作的一个重点。当然交通宣传好的话,能够很好的预防交通事故。基层民警在宣传过程中会发现宣传是个很玄妙的过程。常常会纳闷,大力宣传交通法规可是宣传效果不大。“牵牛要牵牛鼻子”,看问题要有的放矢——看矛盾的焦点,这样才能抓住问题的症结从而解决问题。
只有大力把交通法规知识普及好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不必要的惨剧发生,“防患于未然”,因此交通法规宣传是我们的“龙头”工程,所谓“重中之重”。如果说每一起交通事故的始作俑者是机动车、非机动车驾驶人以及行人的话,那么机动车驾驶人又是这始作俑者的俑者。如何才能让他们自知、自觉的遵章守法呢?笔者以为在宣传上要注重巧劲,要加大对机动车驾驶人的宣传力度,当然不是一味地强迫他们学习交通法规,“没有不称职的学生,只有不称职的老师”,也许基层民警对这类人的宣传方式存在问题,所以基层民警要适当改变过去某些落后的宣传方法。
1、播放光盘直观形象,印象深刻
借着最初接触交通宣传的机会,要在驾驶人脑海里形成“刻板印象”。利用光盘播放直观形象的事故节目,给他们心理上造成一定的震慑。对人来说最初印象一旦固定以后便很难改变,所以借用机动车驾驶人第一次接触道路交通宣传的机会,在他们脑海里形成根深蒂固的意念——“如果我不按规章行使,也许血淋淋的惨故哪天会光临我”,这是对他们最初的教育,机会非常难得。基层民警一定要抓住他们刚刚接触交通宣传的机会,利用光盘播放一些形象直观的事故给他们看。这种教学方式吸引人不说,在实践上也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因为农村多数驾驶人文化水平并不是很高,让他们通过阅读抽象的文字来理解交通宣传文章显然不太现实,即使文化水平较高的驾驶人也不是很愿意把时间放在详细阅读交通规则上。
2、撰写文案字斟句酌,简短精悍
在驾驶人活动聚集的场所悬挂条幅、搭放展扳,文案以形象、简短有力的语言为主。悬挂条幅、搭放展板不能仅仅讲究数量,真正辐射人心的得讲究宣传效果,如果标语全部是空头口号,就像文革中的一些脱离生活实际的口号一样,那么悬挂标语也就失去意义了,相反可能还会令人反感,所以笔者以为标语内容应该:展板文字要字斟句酌,逐句逐字推敲、考究,内容简约;如果一块展板上面黑压压一片文字,内容是事无巨细的解释交通法律法规,我想没有几个人会耐心的站在室外留足观看。大家都有一体会,看见“洋洋洒洒千余字”的文章会很头痛,即使阅读也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式走过路过。其实很多文字都可以压缩,只要把重点内容突出便可,用不了长篇累牍地去赘述,古人尚知“惜墨”,今人为什么就退化了呢?所以在这里笔者建议基层民警在撰写宣传文案时,一定要本着字斟句酌的精神,成功的案例告诉我们,越简约的文字越容易让人记忆。
3、利用照片图文并茂,吸引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