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了“法律援助中心”、“维权服务小组”、“四川华西民工救助中心**办事处”和劳动争议仲裁院,在民工集中的广州、深圳、北京等地成立了1xxxx个**民工工会和党支部,在北京大安山煤矿等2xxxx个用工单位设立了维权协议员,负责管理当地民工,监督企业的用工情况,及时反馈信息,协调劳资纠纷和劳动争议。特别是2005年5月,该县为死于×××煤矿矿难的1xxxx**籍民工追回赔偿金32xxxx元,得到社会广泛称道,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争相报道,推介经验。几年来,先后成功调解重大劳务纠纷13xxxx起,为民工挽回和索赔经济损失达110xxxx万元。
六、引凤还巢,反哺家乡经济。积极实施“回归工程”,鼓励、支持和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建立起劳务输出与返乡创业的良性互动机制。一是提供扶持政策。先后出台了《进一步优化发展软环境的决定》等一系列文件,推行“六不限制”和“五个优先”政策,将回乡人员创办的企业纳入农业产业化范围予以扶持,减免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土地租用等相关税费。二是开展创业指导。组建了由县级相关专业人员组成的创业指导小组,免费为回乡创业人员提供项目论证、政策咨询、业务指导、决策参考等服务,引导他们免费参加全县组织的创业培训等活动。三是进行创业激励。每年评选一批返乡创业明星,大张旗鼓予以表彰奖励,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广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营造起浓厚的创业氛围。今年,谭长安、张必海、何进等25位返乡创业人员还被市政府表彰为“农民工创业之星”。几年来,一大批外出务工人员完成了从“挣钱填肚子”到“攒钱盖房子”再到“筹资办厂子”的嬗变,全县有近6000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兴办各种经济实体600xxxx家,就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两万余人,产生了“输出劳动力、引回生产力,输出打工者、引回创业者”的社会效应。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