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就要着重在组织和管理上下功夫,这就迫使基层党委和政府转变行政管理理念,提高服务意识。
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农业、农村经济自主发展能力。因局限于农业、农村现阶段自身发展能力弱,我国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政策是实行政企分开,实行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以,党委和政府必须要走依托宏观调控和市场手段,促进工业反哺农业,实现工农强弱联合、优势互补之路,从而,客观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对过去的计划经济和行政手段不能再作为依靠手段,在国家尽可能加大投入,政府尽最大努力加大服务的基础上,主要依靠市场手段来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发挥企业的组织作用来促进工业反哺农业,行政理念也要从过去“管、收、批”的干预型越位型政府转变为“扶、帮、助”的服务型补位型政府;工作重心从抓“大生产”向抓“大市场”转移;工作方式从“行政命令型”的官本位向“依法服务型”的民本位转移;切实做到把主要工作放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把农业生产经营的主动权交给农民、交给市场、交给企业。
五、围绕“三农”问题,重视和发挥企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组织作用的几点思考
如何实现农业机械化、产业化、现代化以降低农业生产劳动强度,提高种养科技水平,引导农民发展高效农业,改变传统农业生产过程农活高度集中,劳动量全年不均衡现象,使第一产业成为发展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充分发挥农业的后发优势,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成为后农业税时代各级党委和政府思考、决策、筹划、组织、实施的重大政治问题和主要社会问题!
结合农业、农村、农民实际,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针对如何重视和发挥企业的组织作用,现提出以下几点对策性建议:①积极实施政府主导、市场推动、企业组织、农民参与的新农村构建模式。②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和农村科研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实行第一把手主要抓工业向抓第一生产力和第一产业转变;③着重在深化农产品深加工和发展精品农业为重心的基础上推动农业产业化与新型工业化相结合、相促进;④实施科技“户”联网工程和农村科技合作社股份制企业化组织模式试点,解决农村信息不畅和农产品与市场供求相脱节等矛盾,发挥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巨大作用,以服务“三农”,提×××域经济发展能力;⑤大力实施区域性特色产业工程,培育高效农业产业群和产业带。综合运用现代高新技术、先进设备和管理方法推行农业工厂化,将企业文化建设引入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鼓励依法经营、勤劳致富。切实做到农业产业化、机械化与新型工业化相结合,第一产业与第一生产力有机结合,技、工、农、贸创新结合,农业产业链与农产品价值链系统结合,新农村建设与企业发展全面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