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的服务商”定位,决定将效益好、竞争力强的实业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走重组上市之路,目前正紧张的操作实施过程中。加强物资集中采购和供应管理,实现对物流的精确管理。目前,中国电信已经初步建立了全集团和省两级集中采购管理体系,全国性的重大设备和核心设备均由集团公司统谈统签;并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实行公开招标、专家评标、民主决策,进一步降低了建设成本,提高了采购效率。我们还高度重视物流管理,逐步建立了省级物资采购中心和以实业公司为主要责任单位的物流配送供应链,加强计划、采购、库存、配送和需求管理,完善集团和省两级网上供应商分析评估系统,大大降低了各级物资库存量和物流成本。统筹各方面协调发展积极营造维护良好的外部环境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是科学配置企业资源,保证资源利用与企业持续发展相适应。协调发展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和主要内容,又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动力,也是推动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电信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地位,已渗透到几乎所有的行业中,成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电信业的协调发展,就是要保持电信行业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电信企业与社会其他部门或企业、电信经济与人民生活水平和谐的发展。中国电信在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同时,十分重视协调发展,立足推动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积极营造维护良好的宏观发展环境,以科学发展观推进电信协调发展,以协调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客户、为行业、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深化竞合观念,促进行业的协调发展。和谐的环境将促进行业的良性发展,低层次的价格战将形成恶性竞争,阻碍行业进步。中国电信立足行业发展,坚持走竞争与合作的路子。对竞争对手,坚持竞合观念,自觉维护市场秩序,尤其在北方电信和北京电信的发展上,强调理性竞争,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重点地区、重点业务、重点客户上,努力挖掘现有客户价值,避免重复建设,实现与竞争对手的共同发展。对合作伙伴,注重打造行业价值链的创造力,坚持互惠互利,在网络和应用服务等多个层次和领域,积极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建立广泛的战略联盟和商业合作伙伴关系,营造良性发展的产业环境。对广大客户,坚持从客户感知出发,积极培育和发展新业务,在为客户创造价值中提升企业价值,实现企业与客户的共同成长。着力推进社会各领域的信息化应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信息化建设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而信息应用是加快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作为我国信息化建设的主力军,中国电信抓住信息应用这个关键环节,以应用带动发展,全面推进社会各领域的信息化。以促进各地政府实施“电子政府”为目标,大力推进各级政府信息化。以利用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为重点,引导企业在产品设计、研发、生产、营销、管理等环节大量应用信息技术。目前,中国电信组建的全国性信息应用系统已超过20xxxx,有为银行开发的网络视频监控、金融超市;有为政府部门开发的政务新干线、一站式服务大厅;有为企业提供的宽带接入、呼叫中心、企业邮箱;有为教育信息化量身定做的学生在线监控、家校通、绿色上网以及数字化图书馆,大大提高了社会各领域的信息化水平。大力发展农村通信,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农村通信发展,消除数字鸿沟,提升农村的信息化水平,则是协调城乡发展的重要保障。对于电信业来说,解决农村通信和西部通信服务落后的问题,既是贯彻国家此项战略的重要手段,也是一个推进自身协调发展的机遇。中国电信抓住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机遇,大力发展农村通信,开发了一系列符合农民需求的农产品供求、病虫害防治、专家电话转接等信息和服务,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积极配合政府提出的“村通工程”,落实发展农村通信相应的配套和鼓励政策,2005年农村电话投资同比提高xxxx百分点,完成1500xxxx个村通工程,在各电信运营商中率先、唯一超额完成信息产业部下达的村通任务,得到了信息产业部称赞和表扬,进一步强化了中国电信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形象。通过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电信在转型过程中保持了稳健发展。我们将以建设“现代综合信息服务商”为目标,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改善服务,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中国电信的战略转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上一页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