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集团内各部门、各岗位差异很大,待遇也各不相同,有的部门、岗位工资系数高、奖金名目多、出国机率大。相比较而言,秘书整天默默无闻地工作,更需要具备奉献和自我牺牲精神。
三、特大型企业集团秘书工作运行模式的思考
关于特大型企业集团秘书工作的运行模式,笔者认为,应着重建立七大机制。
1、新颖的组织运行机制。在集团一级秘书部门组织体制上,应实行一种既明确双模糊的分工方式。由于特大型企业集团各项工作分工较细,因此秘书部门的工作也必须按专业进行明确分工,岗位、职责、人员必须一清二楚。但是,特大型企业集团又像是一艘游弋在市场经济大洋中的航空母舰,各种不定因素、随机出现的突发性事情极其频繁,如果拘泥于专业分工,势必会出现某些工作的断档,因此,模糊分工势在必行,一专多能、一人能适应多岗位工作是起码的要求。
集团一级秘书部门与下属单位秘书部门之间既是一种指导性关系,又应有指令性要求。各级单位的秘书部门应围绕本单位搞好服务、当好参谋助手,但集团的规划目标、计划任务、成本效益、队伍稳定等工作,既是集团对下级单位领导的指令性要求,也是对秘书部门的指令性要求。因此计划执行中的过程控制、问题反馈、节点掌握等必须作为督查的重要内容,不可疏漏;重大突发性事故必须按规定及时上报,并列入秘书部门及本单位党政领导的实绩考核。唯其如此,才能确保集团公司总目标的实现。
2、灵敏的信息反馈机制。信息反馈最基本的要求是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因此,仅仅依靠下级单位报送信息是远远不够的。集团公司的秘书部门可在公司级层面上,从机关各部室到驻外机构,从政工部门到各业务条线,从专职到兼职等等,广布信息点。在纵向层次上,应在不同级别、不同性质的单位中有选择地设立兼职信息员,进行垂直领导,这些信息员直接对集团秘书部门负责。
3、强大的决策咨询机制。辅助决策是秘书部门的重要职责。特大型企业集团秘书部门应在辅助决策上狠下功夫。首先,力量配备要加强,可单独建立调查研究室,配备精明强干的人员。其次,工作条件要优化,保证研究人员能参加集团的各类重大会议,能看到应看的文件,并有权力到下属任何单位了解情况、调查采访。再次,决策追踪要细化,即要特别注意不同类型单位在执行决策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提交领导纠正。
4、多能的协调服务机制。综合协调,就集团内部来说,重点是领导间的协调、部门间的协调、企业间的协调以及三者之间和各自上下之间的工作协调。就集团外部来说,重点是与政府部门、同行伙伴、新闻媒介、社会团体间的协调,以宣传和推广企业良好形象。服务则应是全方位的。特大型企业集团领导一般配有专门秘书,秘书不仅要安排好领导活动,搞好联络,安排好行住,更应是领导随行的参谋。要善于捕捉领导在不经意场合下发表的见解,发掘里面重要的信息;要关注领导对某些总是的指示精神,带回来跟踪检查落实情况;要关注领导待人接物的习惯,为服务工作的前置性打下基础。
5、先进的公文处理机制。建立计算机公文处理系统,倡导无纸化办公及无纸化文件输送。可在集团内部各单位、部门及各单位、部门的上下之间开通局域网络,草拟文件、上报请示和报告、制发文件都上电脑操作,减少起草、誊写、打印、装订、封装、邮寄等环节,使各类文件能及时在集团内部的上下左右沟通。
6、系统的教育培训机制。特大企业集团对高新技术的开发运用,对新兴产业的敏感程度,对国内外同行先进指标的追求,都是走在前面的。秘书的知识更新、技能提高、思路开阔也应跟上前进的步伐。利用大集团优势开设秘书工作岗位培训班,增强秘书工商管理、高新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