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各时期的中心工作,这是社会的分众化生存状态开始萌芽,传播手段和接收意愿发生变化所造成的。大部分人还继续愿意接受传统的新闻信息传播方式,愿意听取带有“溉输”效果的新闻播布形式,而另外一部分人却相当抗拒旧的传播方式。摆在业界面前有两条道路,一是放弃一部分受众;二是吸引另外一部分受众,争取传播效果的最大公约数。
“说新闻”的播出方式显示,在我们面前已经出现了一条舆论导向的“高速公路”。业界非常希望使用,问题是宣传教育主管部门对此类形式还缺乏思想准备和充分认识。
政府推动的工作完全可以借助“说新闻”主持人的社会影响力,不能只停留在党报发一个头条,更不能依靠已经让人有审美疲劳的“会议报道”。如果让主持人细节上着眼,挖掘事件、项目、街区等方面的动人片段,就能让普通市民理解政府工作的良好愿意,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自觉支持政府工作,使新闻报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说新闻”节目可以加强对社会的引导
随着现今社会从单一经济结构向多元经济结构的转变,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我们对社会的领导和引导方式也将随之而发生变化。
监视社会热点问题,疏通社会基础矛盾,排除社会利益纷争,沟通现存官民误解等等,是传统主流新闻目前未能有效、未必充分、未够篇幅解决的问题,而以通俗为手段传播信息的“说新闻”节目对此却显得游刃有余。
广州台《新闻日日睇》节目最近发动了一场救助刑满释放人员开办餐厅的行动,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是媒体自觉介入社会排忧解难的出色试验,是新闻节目直接参与文明建设构筑和谐社区的有益探索。广州芳村有一间濒临倒闭的餐厅,它是由刑满释放人员为主要劳务人员的个体户餐厅。广州台通过发布消息、发表主持人言论、转介社会意见、发动民间捐助、引入名流咨询、开办街头见面会等电视报道和电视行动,使得此餐厅重新开业,并吸引了司法机关的资助,牵动了市民的情怀,既取得了节目的传播效应,也正面引导了基层民意,为构筑和谐社会立了一小功。
3、“说新闻”节目题材选择不宜与中心工作产生错位
新闻节目的新形式既然很有传播效果,就必须研究自己的使命,如何履行舆论监督的责任,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课题,同时也应该是电视新闻工作者在改革节目形式过程中的重要课题。
通过舆论监督,揭露某些职能部门的行政不作为和行政乱作为现象,揭露社会不公和丑恶现象,为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实施扫除障碍固然是新闻工作者的职责。但如何提高舆论监督技巧,如何把握时机,将是“说新闻”节目要认真面对的问题。
党和政府有每个阶段的中心工作,传统的主流新闻节目、大型党报的头版,一般情况下都会受命配合或自觉地配合,不会捅漏子唱反调。“说新闻”节目是一种新生事物,党政部门并未将此类节目纳入宣传工作规划,而“说新闻”节目通常摆出一付远离政治中心的超脱姿态,编导和主持人在习惯上以公正客观为社会形象,以便吸引群众和广告客户。在面对政府中心工作时,这种政治边缘化操作最容易擦枪走火,也容易无意中播出一些与当前工作相对立的新闻消息和言论观点。这是值得我们防止的倾向。这就要求“说新闻”节目的工作人员,时刻牢记自己的政治地位和政治责任,时刻留意党和政府各时期的中心工作,时刻保持舆论监督节目的严肃性和指向性,不要为揭露而揭露,不能唯监督而监督。
有鉴于此,“说新闻”节目的主持和编导要主动研习各时期政府的中心工作精神;主动策划配合政府宣传的新闻选题;主动适当安排重点宣传报道。三个主动,缺一不可。这才是负责任的态度,也才是爱护自己节目的态度。
在“说新闻”节目尚未形成主动配合中心宣传工作的习惯、在上级主管部门还未主动派工的时期,至少要求自己不要唱反调,不管出发点是否善意、无论主观是否下意识,就可能犯阻碍执政党施政的低级错误。这是目前十分必要提醒的重要注意事项。
(三)影响“说新闻”节目发展未来的几个关键
1、谨慎总结,防止过滥
“说新闻”节目作为新的节目形式,正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试播阶段,但是,成果丰硕会使人被成功冲昏头脑。市民期望值开始无节制飚升、广告客户的拼命赞助带动了自我发展观滑入误区,一些电视台因此认为“通俗”的话语手段可以广泛移植,这是应该引起我们警惕的。
就目前来说,“播新闻”和“说新闻”还有个先后次序的认知问题。我们现在还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