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强化教育培训,在倡导文明上下功夫
实现乡风文明,最根本的是全面提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这就要求基层党组织既要搞好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也要搞好对广大群众的教育培训,以党员干部素质的提高带动广大群众素质的提高。根据中央和省委部署,我市深入扎实地开展了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切实解决农村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与先进性要求不一致、不适应的主要问题,建立健全保持农村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在全市农村党员干部中组织实施了“素质升级工程”,充分发挥农广校、乡镇党校、培训示范基地和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的作用,加大农村党员干部和实用技术人才的教育培训力度,并在全市农村党员中开展了“学科技用科技比贡献”、“科技知识大比武”等各具特色的活动,大幅度提高了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涌现出了王乐义等一大批科技致富的领头人、兴办公益事业的热心人、倡导文明新风的带头人。着眼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注意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引导农民树立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观念和文明意识;推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更广泛地普及农村适用技术和文化知识;以开展创建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文明信用户等活动为载体,在农村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风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四、加强民主管理,在促进和谐上下功夫
近年来,随着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程的加快,农民群众的参政意识、民主意识和法制意识日益增强,这就要求必须进一步完善乡村基层政权的民主管理制度,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农民群众参与基层民主实践,努力实现农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我市积极探索村委会直选、村党组织“两推直选”等制度,进一步健全了村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结合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大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建设,从村务管理、党员管理等方面一一制定操作规程,让干部办事有规矩,群众监督有参照。凡群众关注的村级事务,全部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凡涉及乡村发展大计的问题,都要举行听证,接受群众质询;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都要交给群众讨论酝酿,充分征求他们的意见。今年以来,我市又全面推行了农村事务契约化管理制度,对土地承包、村庄规划、宅基地调整、治安管理等村级事务,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由村委会与村民签订合同、协议等,实行依法管理、民主管理,充分保障群众的民主权利,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矛盾。
(作者为中共**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涉及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也给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组织部门作为党委的重要职能部门,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肩负着重要职责,必须适应这些新要求,大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