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应对信息化战争,加强工程防护的原则和措施
信息技术在国防和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引发了世界性的新军事革命,信息化战争这一崭新且不断演进的战争形态应运而生。信息化战争超越和打破了传统战争的界限,进攻一方不再专注于消灭对方的有生力量和大面积攻城掠地,而主要是通过重点打击对方的侦察预警、指挥控制和防空作战系统、瘫痪对方的整个作战体系,摧毁对方的战争潜力,经济潜力和国家意志,达到战略目的。因此,研究信息化战争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并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采取应对措施,加强工程防护,保护战争潜力,是当前加强国防建设的重要环节。
(一)、应对原则
1、抗防统一原则
抗击,是使用防空兵器抵御和打击空袭之敌的作战行动,它是对空袭之敌最直接、最普通的反应,也是破坏敌人空袭意图,达成反空袭目的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抗击作战目的有两个,一是通过抗击,歼灭空袭之敌的有生力量,削弱空袭锐势,粉碎敌人空袭企图;二是通过抗击,分散空袭之敌注意力,干扰敌人,使之不能准确地命中目标,方法上应该电子攻战和防空兵器抗击同时或交替使用。通过强有力的抗击,达到保护重要工程的目的。抗击,是为了保护重要目标、重要工程免遭敌人空袭或减轻空袭的主动行动,而防护的目的也是为了保护重要目标、重要工程,则是反空袭的被动行动,同样是反空袭作战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2、保护战争潜力原则
依前所述,防护的目的是使城市和防空力量免遭敌人的空袭,或者是减轻敌人空袭所造成的破坏程度,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防护措施,保护防空力量,尤其是保护作战指挥系统和通讯网络的完整,保护主要军事设施和军事力量的完整,从而保存战争潜力,在遭受首次打击后,仍有能力组织有效的反击。
3、平战结合原则
组织实施防护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战时的有效防护离不开平时的充分准备。等级防护的人防工程,在平时必须坚持不懈地进行维护和保养,使之保持战时的防护功能。工程维护保养应按国家人防办颁发的规定执行,达到下列标准:①工程结构完好;②工程内部整洁、无渗漏水,空气和饮用水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③防护密闭设备、设施性能良好;④风、水、电、暖、通信、消防系统工作正常;⑤金属、木质部件无锈蚀损坏;⑥进出口道路畅通,孔口伪装及地面附属设施完好;⑦防汛设施安全可靠。为了解决工程维护保养的人员和经费问题,平时可以加以开发利用,做到“以洞养洞”。平时开发利用不能破坏战时功能,必须确保其防护等级。
(二)、应对措施
人防工程是用以保护人员和物资免受核、化学、生物武器和精确制导常规武器的破坏的工程建筑物。应对信息化战争可能带来的高强度直接打击,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免受和减轻破坏,以达到保存战争潜力的目的。
1、提高工程抗毁能力
一是应该注重地下防护工程建设,保证战时能将人员物资,特别是重要装备和设备及时快速转入地下;二是要引入新技术成果,提高防护工程建设标准,增加工程防护层的厚度和硬度,增强土地覆盖层的厚度;三是应急加固,重要经济目标,除战前疏散外,对于不易搬迁和必须坚持生产、科研的目标采取加固措施,提高其抗毁能力。
2、完善附建式地下工程相互连通功能
目前,新建的附建式地下工程出入口都在楼内,而且相互之间封闭,不连通,一旦发生战争,人员、物资出入困难。因此,应从战备的角度考虑附建式地下工程的建筑布局,设置楼外出入口,并视经济承受能力,逐步连通各工程,形成地下通道。
3、改造早期工事
早期工事分为坑道式工程,地道式工程。坑道式工程大多依山建设,土地和岩石覆盖层较厚,可以有效防护精确制导武器的袭击。因此,可以分批次,有重点的加以改造,成为达到一定标准的等级防护工程。同时,山地较多的城市,应有计划地结合隧道工程建设一批互相连通的人防工程。
4、采用高新伪装技术
伪装迷彩就是利用各种技术措施隐实示假,以提高工程的生存能力
①、迷彩伪装技术
迷彩伪装就是利用涂料、染料等改变,遮蔽目标的颜色及图案,以消除和减少目标和背景之间的差异。迷彩伪装又可细分为保护迷彩,变形迷彩和伪造迷彩。这种伪装可有效防止可见光探测,也可防止紫外、近红外探测。
②、植物伪装技术
植物伪装技术就是利用种植植物,采集植物和改变植物颜色等方法对目标进行伪装的技术。
③、假目标伪装技术
假目标伪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