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非份之想,常省自身之过,保持党的先进性,正确地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以清正廉洁、一身正气赢得领导和群众的信赖与支持。
六、以忠感人,威随诚生。古时候的“忠”是讲的忠君思想,共产党人的“忠”,就是忠诚党的事业,忠于自己的职守,忠心为人民服务,也就是要具有极强的敬业精神。领导者只有保持工作上的忠于事业忠于职守、道德上的高风亮节公正廉洁,才能赢得被领导者的真心信赖和拥护。一个意志坚强,行动自觉主动,情感高尚的领导者常常得到下属的喜欢,而领导者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大公无私的工作作风常常成为部下学习与模仿的对象。共产党的领导干部,必须坚定共产主义信念,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正确行使党赋予的职权,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切实将自己对人民的忠心践行于工作和生活中,加强自身修养,做到一身正气,公道正派,树立良好的人格形象。
七、以规制人,威伴公生。树立威信需要严格执行制度并做遵守制度的榜样。作为一个领导者不能凌驾于制度之上,而必须带头守纪律、守制度,以此影响下属。领导者在工作中要做到公正、公平、公道。公正,一般多是针对领导者对下属的态度而言的,对待下属一定要一视同仁,不要拉帮结派。领导者还要善于处理同志的错误,用善意的态度去找犯错的人谈话,用制度规章作为说服的工具,使他真正认识到错误,下决心不再重犯这类错误,从而使制度规章得以巩固,形成按规矩办事,依制度管人的共同观念。“治官事则不营私家”。领导者是为“公”还是为“私”,是为“民”还是为“官”,是决定人心向背的关键,也是决定其威信高低的砝码。在实际工作中,领导者还要公平公正地对待如干部提拔使用、利益分配、工作奖惩等问题,切忌亲我者近之,疏我者远之。领导者就是要真正做到依制度办事,以制度管人,以身正求公正,以公正得民心。
八、以诚待人,威同实生。诚,就是诚实、守信,此乃对领导干部最基本的要求。人无诚信不立,家无诚信不和,业无诚信不兴,国无诚信不宁。一个诚实守信的民族,才能跻身世界民族之林;一个诚实守信的国家,才能为国际所信赖;一个诚实守信的领导,才能为群众所拥护。诚实守信,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领导干部只有做诚实守信的模范,才能为群众所拥护。因此,要真务实求,表里如一,诚信做官。要率先垂范,身体力行,诚信做事。要胸怀坦荡,为人忠厚,诚信做人。从而换取同志的尊重和支持,以诚心诚意、尽心尽力为群众谋利益的公仆形象取信于民。
九、以信识人,威与和生。在组织之内,信任的力量是很大的,它是工作良好运转的基础。领导者尤其是“一把手”,对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只要充分信任,他们就能大胆工作、积极工作,就会对“一把手”产生敬佩,并焕发工作热情。因而,“一把手”决不能对副手不讲信任,更不能对副手提拔上压着、相处上防着、交往上冷着、关系上僵着。正职不守诚信,包揽过多,会挫伤副职的积极性。要努力使副职或下属深刻地感到,领导权力已交给他们,他们就负有“信任感、使命感、责任感”。他们一旦参与了管理,并且看到自己的成果,就会产生“主人翁意识”,更加激发工作热情,发挥主动性。作为正职,一定要克服大事小事包揽,不给副职展示才能机会的缺点;作为副职,也要克服时时处处想出头,不维护正职权威的不足。领导还应杜绝轻易许愿,更不要“封官许愿”,否则你就会失去威信。
十、以情感人,威从心生。领导者影响力的建立是一个情感沟通的过程,领导者除必须通过自身的言论、行动,证明自身品质是否过硬、处理问题是否公正、工作方法是否得当、办事效率是否高强等方面,还要树立和蔼可亲的形象,体现“人情味”,和群众多沟通,多交流,多关心,多支持,相互尊重,并深入基层,体恤民情,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追求,把改善群众的生活作为第一目标,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群众最紧要最关心的事情做起,给群众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取得下属的信赖,这样下属和群众就会尊重你。领导与被领导之间彼此要成为政治上志同道合的同志,思想上肝胆相照的知己,工作上相互支持的同事,生活上亲密无间的挚友,感情越深,关系越密切,领导者的威信就会越高,从而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