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
增加投入。人们对文化的需求随着物质基础的变化而变化。物质生活提高了,文化追求必然有更新、更高的要求。增加对文化的投入,改善文化发展的硬环境,鼓励更多的人从事先进文化工作,创造出更多的无愧时代精神食量,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这是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增加投入这是政府对文化工作的直接支持。作为文化建设投入的主渠道,每年要按一定的比例增加对文化部门的投入,同时要引导和鼓励企业、有实力的民营经济实体加强对文化的投入,要研究制订、出台鼓励投资文化建设的优惠政策,吸引全社会来关心、支持文化建设。
第三,开拓市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的发展也受到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必须按市场规律办事。在新形势下,发展文化必须走产业化之路。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美好的发展前景。就一个县市而言,就要将地方传统艺术投入市场,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一是树地方文化品牌。地方传统艺术要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就要组织力量,研究如何把高科技引入文化艺术领域,开发新产品,从而加大艺术的科技含量,提升产品质量。生产出有影响、有声誉,既能体现本地,又能体现省内外、国内外不同地方特色的艺术精品,在市场中形成地方品牌,使地方传统的文化艺术产品走向海内外,渗透到各行各业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推进产业的发展。二是引导文化消费。大力宣传地方传统文化艺术品的欣赏、收藏价值,促进消费。定期举办地方文化艺术节,吸引和促进文化消费。精心策划有影响的“节”、“杯”、“会”活动,扩大影响,形成一个新的文化消费时尚。三是建立有形交易市场。建立文化艺术品交易市场,形成正常流动交易秩序,与国内外市场接轨,活跃本地的艺术品交易,使文化产品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