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供电班(组):负责10kv线路、配电台区、低压总计量装置的检查、巡视、管理任务、10kv客户的用电监察和各项安全工作的落实。10kv线损指标考核到高压供电班(组)。
低压用电管理班(组):负责配电台区低压控
制设施及其以下的所有配电设备、线路的日常维护、巡视、管理任务、0.4kv客户的用电监察和安全工作的落实,并负责排查落实客户用电故障的报修。0.4kv线损指标考核到低压用电管理班(组)。
(二)成立营业管理班(组),设立客户服务厅,实行“一口对外”,确保客户办理用电手续时,真正做到内转外不转。其主要职能是:负责本供电区内的业扩报装及其相关的收费、内部审批传递工作;全所变压器总表核算、收费及低压客户分表的核算、开票、收费工作。针对低压客户的电费收取,可暂以低压用电管理班(组)为单位,实施定点、定时坐收电费。对在规定时间内未缴电费客户的电费票据,低压用电管理班(组)应在第二天集中上交客户服务厅,欠费客户到客户服务厅缴费,确保管理人员手中不留票据。待时机成熟后,可开通微机联网多点适时开票收费系统。这样既能方便客户缴费,又能避免非营业人员涉及电费的收取工作,最终使低压用电管理班(组)转为纯管理性班(组)。
(三)设立综合管理班(组),负责全所的各项业务考核、财务、安全、档案管理、材料采购、后勤保障及各班(组)之间的协调工作。
(四)组建施工管理班(组),负责全所高、低压新建及改建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线路、设备故障抢修,电能表的适时动态抄表工作。
(五)建立计量管理班(组),负责全所电能计量装置的安装、维护、管理、电能表计的轮校、抽检工作。对客户电能表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轮校周期,提高计量表计的计量准确性。
四、规范工作程序、强化监督约束机制,实行全过程管理。
(一)完善管理制度,强化服务意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电力公司制定的《供电所营销管理办法》、《供电所规范服务规定》、《供电所线损管理办法》和《供电所安全管理办法》,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健全经营管理机制,制定出一整套的、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和实施细则,用以规范供电所的经营管理行为,达到既确保供电所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又使其有所制约之目的。
(二)、突出"专业化管理职能",规范内部工作流程,实施抄管分离。一是实行供电管理、用电管理、营销管理、计量管理分离制,确保各职能班(组)各负其责,各行其是,互为监督,相互制约;二是确保营销抄、核、收三个环节既相互独立又相互约束,实现抄表不核算、核算不收费,彻底杜绝内部工作人员的徇私舞弊现象;三是加强对基础资料的系统化管理,及时对客户服务厅移交的客户用电资料整理归档。确保存档资料与客户用电情况相对应,与营销管理台帐相对应,与计量管理台帐相对应;四是强化动态抄表管理,不定期地组织施工管理班(组)按线路同步查抄计量总表和分表,严防偷、漏、差、错等问题的发生;五是由综合管理班(组)适时组织各类专项检查和防、反窃电活动;六是各专业管理班(组)的工作一律实行传票制和派工制,确保客户服务厅“一口对外”,各项工作有据可查,严防营销管理环节中营私舞弊的行为发生。
(三)健全营销机制,开拓农村市场。建立全过程的营销机制,规范营销行为,将经营指标的管理纳入到经济责任制考核。实行定期同步抄表制度,加强电量、电价、线损、电费的内部核算,真正做到经营有制度、管理有指标、指标有考核、考核有分析、分析有措施、措施有落实。针对农村用电具有季节性强,临时用电多,机动随意性大、工作区域面广的特性,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方法和营销措施。把倡导文明服务,落实优质服务贯穿于营销管理的全过程,视客户的需要就是我们的服务。实行供电社会服务承诺制,提高工作透明度,作到既切实可行,又有诺必践。通过开展便民服务活动,缩短同客户之间的距离,以服务求发展,向服务要效益。
(四)确保健康发展,重在管理创新。处理电力营销业务,虽然都有政策和规定,但对政策的掌握和对规定的理解、执行,不仅要受从业人员本身业务素质的制约,更取决于我们的管理机制能否与市场转变同步。否则,我们的营销工作就难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难以有效参与市场的竞争,难以取得广大客户的满意。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在管理上下功夫,杜绝务虚的倾向,推出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使管理者的管理、服务理念、营销理念、管理手段不断创新。通过建立持续变革的机制,不断完善各项管理,确保供电所的工作定位准确并富有适应市场的应变能力。
总之,农村的基层电力工作能否搞好一是靠改革,二是靠发展,三是靠管理。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寻求企业发展的道路;也只有在发展的过程中,通过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