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是完全不同的。
二、勤劳致富的原则
当前,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以达到共同×××的目标。遵循和坚持勤劳致富的道德原则,就是承认分配方面的合理差别,承认劳动者通过辛勤的劳动获得合理的物质利益,从而激励人们向着共同×××的目标迈进。
然而,由于小农经济的残余意识和极“左”思潮的影响,现阶段人们的头脑中还残留着各种陈旧落后的观念。诸如安贫乐道,不患寡而患不均,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等等。一段时期内流行甚广的“红眼病”就是这些观念最典型的反映。jzm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共同×××是社会主义的原则和目标。但是,共同×××绝不是同步×××,也不是同量×××。让一部分人依靠勤劳致富先富起来,是符合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是走向共同×××的必由之路。
有的同志担心,提倡勤劳致富的道德原则,会使一部分“能人”的收入过高,导致两极分化,贫富差距悬殊。这种顾虑完全是多余的。因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是使全体人民过上幸福生活,达到共同×××的预定目标,而绝不是要以一部分人的利益去牺牲另一部分人的利益。而且,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实行按劳分配,尽管劳动者的智力、体力、家庭负担有所不同,但是,就一般而言,“除个人的消费资料外,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成为个人的财产”(dxp《改革开放和平发展问题》)。而且,诚如jzm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所说:“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规范分配秩序,合理调节少数垄断性行业的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三、开拓竞争的原则
开拓竞争的原则是人们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自主意识,创造精神和竞争态度的道德表现。众所周知,市场经济是最活跃的经济,市场经济的弄潮儿首先必须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即既有独立的个性,又有独立自主的权力,能对自己的生产和经营行为及结果负责。但仅有这一点还是不够的,他们还必须具备大胆的创新精神,这就是敢于破旧立新,敢于标新立异,而不随波逐流,求同从众。大胆的创新精神是市场经济从业人员能够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决定因素。既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又具有大胆的创新精神,就必然会呼唤竞争,展开竞争,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这种开拓竞争的道德原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与坐享其成、无为自居、清心寡欲、不求进取的封建小农经济的道德信条是格格不入的,与尔虞我诈、弱肉强食、互相吞并、大鱼吃小鱼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原则也是水火不相容的。
四、诚实信誉的原则
诚实信誉的原则是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产经营者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处理自己同国家和消费者关系的行为准则。它是生产经营者们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这种道德是以“诚”、“信”为基础,以为用户着想和对用户负责为目的的。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诚实信誉的原则具体表现为:货真(质量上乘)、价实(价格合理)、量足(计量准确)、有誉(热情周到)。生产经营者们诚实信誉观念的强弱、正误,都会直接影响自己的生产和经营活动的成败。
当前,在有些地区,企业的生产经营者们不懂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不讲起码的职业道德原则,眼光只盯在“钱”字上,为了“钱”而不惜使用一切手段。如掺假使杂、以次充好、哄抬市价、坑蒙拐骗,等等。这种搞“一锤子买卖”的做法,既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利益,也堵塞了自己产品的销路,其结果不仅使企业失信于民,导致亏损、倒闭,而且,严重的还会受到法律制裁,自食其苦果。所以,在市场经济面前,生产者和经营者只有坚持诚实信誉的原则,才能达到生产和经营的预期目的,才能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上述四条原则是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伦理道德的粗略概括,虽然不够完整、准确,但就从这些道德内容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道德具有已往一切伦理道德所无法比拟的优秀特征,这些特征主要有如下几点:
首先是它的主体性。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道德的最重要的特征,也是它区别以往一切伦理道德的显著标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道德,其主体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人对道德的自觉性和选择性;其二是道德对人的积极作用。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道德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产物,是代表全体人民的利益的,因此,人们不仅能够自觉自愿地遵守道德准则,履行道德义务,而且能够在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自身利益和他人利益之间发生矛盾和冲突时,根据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道德精神,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