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改进作风。作秀的政绩,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只能敷衍一时,断然经不住历史的检验。追求政绩,要求真务实,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急不得,假不得。当然,这并非是不要数量、规模和速度,“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形势逼人,不快不行。而是说,谋求经济增长,不能拔苗助长,急于求成。《资治通鉴》中讲:“物暴长者必夭折,功率成者必亟坏”。事物长得过快就会夭折,妄图一下子就成功反而很快失败。苏辙也说:“天下事,急之则丧,缓之则得,而过缓则无及”。过急、过缓都不可取。任何事情,任何行为,能慢一步蛮好的。如同我们的寿命,欲想活得长一点,就不能过盈过满。实际生活中,“欲速不达”的教训太多。发展要遵循质量互变的法则,质变很重要,量变不可少,质变是壮观的,量变也是美丽的。为了实现质变,要有运用量变的艺术,精心组织量变的辅垫,才能实现事物的飞跃。人世间的万事万物,惟渐进才有根茎,惟渐进才最扎实,渐渐积累,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生生不息,是一种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浑然天成的和谐境界。人们的很多失败,其实都不是发生在未知的世界里,而是跌倒在常识面前。因为越浅显的道理,就越容易被忽视、被忘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是一句鼓励语。但在地上竖一根百尺竿子,爬到了顶点,如何更进一步?进一步就落空了。所以,这句话还可理解为劝告人,要由崇高归于平实,“极高明而道中庸”。从容可贵,从容难求。“事从容则有余味,人从容则有余年”。前些年流行一句话:“不要着急,悠着点”,这是具有劝世意义的名言,当铭记在心,付诸于行。做工作、干事业,要有一个好的作风,发扬好传统,运用好方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摆正公仆和主人的关系,不搞居高临下的命令主义,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做事不贪大舍小,为官莫媚上欺下,以务实之风和良好人品服人。尤其是要言行一致、知行统一,“知一理则行一理,知一事则行一事”。因为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还将失信于民。当官就意味着干事,不干,半点马列主义都没有。只会拨如意算盘,只会当传达员、机器人的领导干部,群众要他何用。唯上不为下,唯虚不为实,唯言不为行,上说是,不是亦是,上说不是,亦说不是,是亦不是,从领导所爱,随领导所憎,投领导所好,博领导所喜,这不是为官者应有的品质,不是为民者应有的人格。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相统一,努力创造让党满意、让群众满意的政绩。
6、提升境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科学发展理念的题中之义,是尊重客观规律的重要抉择,是肩负执政使命的必然要求。有没有政绩,有什么样的政绩,能否做到不留身后骂名,不让历史嘲笑,这犹如一场考试,考我们的执政能力强不强,考我们的宗旨意识牢不牢,考我们的思想境界高不高。要获得执政业绩的最优化、最大值,必须提高思想境界,端正价值取向。古训《增广贤文》有言:“出家如初,成佛有余”。虽是佛偈,但于世人都有意义。对执政者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