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向,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减少产生腐败的机会和诱因。
(二)“追根寻源”,标本兼治,不断提高行政效能和反腐败斗争成效
反腐败要“追根寻源”抓源头,要从体制、机制、制度和管理入手,围绕权力制约、行为规范、资金监控等问题,创新现有的体制机制制度,规范权力运行,从深层次上消除滋生腐败和败坏行业风气的条件。在抓源头上,应重点做到“四个管好”:一要“管好权”,要通过对“职权”的科学设置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务透明度,有效清除“权钱交易”的体制、机制性因素。二要“管好事”,要通过对“事权”的规范,建立决策、实施、管理、监督的控制程序及规则,从而有效防范滥用职权、失职、渎职等导致重大经济损失和重大腐败问题的发生。三要“管好钱”,要通过对“财权”的有效管理和监督,加强对资金运作和对货币流向的监督,从而有效切断权力“寻租”的“财源”。四要“管好人”,要通过对“人权”的制度创新与改革,切实加强对各级干部的管理、监督,确保选好人,用好人,管好人,有效遏制“吏治腐败”。
(三)把握特点,探索规律,不断提高办案工作的综合效益
查办案件具有治标和治本的双重功能。既对那些极少数腐败分子形成高压威慑态势,又有利于教育挽救一批轻微违纪的党员干部,纯洁干部队伍,能有效地遏制腐败的滋生和蔓延。在办案中要讲究政策和策略,综合考虑政治、经济和社会效果。一要牢固树立全局观念,防止和克服单纯办案思想。办案工作必须为大局服务,注重办案的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把为改革、发展、稳定服务作为查办案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要着眼于教育保护干部,打击惩处极少数腐败分子,教育一大片。要严格把握政策,规范办案程序,对问题的处理,要综合运用多种处理手段,全面履行四项职能,真正做到保护改革者,帮助失误者,惩治腐败者。三要研究发案特点和规律,注重案发环节,着力事前监督防范。要通过个案剖析追溯发案原因,总结领导干部在权力运用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揭示腐败分子活动和干部蜕变的规律,研究在体制、机制和管理中的漏洞和薄弱环节,探索事前防范的途径和方法,提高办案工作的综合水平。
在办案的工作方式、方法上,还应做到“三个转变”,一是由独家办案向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转变;二是由传统办案,按部就班工作向积极主动出击转变;三是由主要事后查处向事前监督转变。
三、加强学习,努力实践,在工作作风方面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一)加强学习,提高素质
纪检监察干部要适应当前新形势,首先必须加强学习。要学习政治理论,学习哲学、经济、金融、法律、科技、管理和纪检监察业务知识,提高政治理论素质和业务素质。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一是要注意运用理论指导实践;二是要自觉地将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于执纪执法全过程;三是要不断提高驾御全局的能力、宏观决策的能力、综合协调的能力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四是要努力做到“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加强自身修养,使人民群众感到纪检干部可信,可亲、可敬。
(二)踏实工作,真抓实干
首先要有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知难而进、昂扬向上的良好精神状态和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对自己负责的工作要狠抓落实,一抓到底,要有一种抓不出成效决不罢休的劲头。其次要改进作风,深入实际,加强调查研究,并在调查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第三要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抓工作要雷厉风行,重点突出,以提高效率。第四要为干事业创造一个好的氛围,争取领导支持,协调各方,使纪检监察工作有为有位。
(三)团结同志,廉洁自律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