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县政府在年初全委会上把今年定为项目推进年,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推进项目。比如:县领导联系项目制度、重点项目倒计时完成制度和督查制度等等,大多数县领导和乡镇、部门领导都能围绕这个中心,下基层、进企业、拿措施,有力推动了项目的开工建设。但有极少数乡镇、部门缺乏创新破难、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对自己所联系的企业缺乏了解,仅在县委、县政府听汇报前打电话问问了事。第二,乡镇部门之间抓工作的力度不平衡。绝大多数乡镇部门都能认真排摸影响全县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及时制定方案,认真加以落实。比如:国土部门争取用地指标,狠抓建设用地复垦;开发区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集中精力开展征地工作,有创新破难的好经验,好做法;建设部门主动抓城市拆迁改造、企业用地规划等工作。但是也有极少数乡镇、部门总认为本乡镇、部门经济总量小或与全县经济发展关联度不大,对全局影响较小,没有必要认真研究在哪些方面可以实施创新破难,这些错误的思想和行动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影响了全局工作的顺利开展。另外,乡镇、部门内部人员之间在创新破难工作力度上也不平衡,有些人整天忙忙碌碌,也有些人整天无所事事,两者形成鲜明对比。第三,广大群众支持经济发展的积极性还没有得到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主人翁,是改革发展的直接受益者。应该说,绝大部分群众是支持配合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但也有极少数人打着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幌子,处处给经济发展设障,实际上他们就是为了维护自己的一些私利而已。比如城市拆迁改造中的钉子户,或是征地中出现的无理要求提高征地价格的现象等等。 3、创新破难的办法还不多。创新破难最关键的是要有具体、有效的措施。从昨天的汇报中看出,有些部门的发言真的是没有价值,没有深入思考,只讲过程,没有结果,缺乏其他乡镇、部门可以借鉴的创新破难经验。只是简单地摆问题,没有思考提出下一步行之有效的破解措施,缺乏在无路中寻找出路的勇气和信心。这归根结底是我们的领导干部平时对创新破难办法思考不够,钻研不深,遇到问题束手无策。我想不外乎有两个原因:一是缺乏钻研创新破难办法的自觉性。满足于应付日常工作,按照本本办事,主观上没有创新破难的愿望。二是缺乏创新破难的能力和水平。有些同志平时不重视学习,对自己所从事工作的了解不够全面、不够深入,在碰到具体问题的时候视野不够开阔,思维不够活跃,想不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4、创新破难的实效还不明显。创新破难的最终落脚点是推动我县经济既快又好发展。怎样推动?关键还是要实干。指标就是发言权,这里是一组我县前5个月的各项经济发展指标:一季度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69亿元,同比增长12.5%,与年初目标持平;1-5月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83亿元,增长10.8%,与年初目标相差近14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2303万美元,同比负增长17.9%,只完成年度目标的17.1%;实到内资8.38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0.8%;财政总收入2.49亿元,同比增长2.4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6亿元,同比增长10.2%,增长的比重很低;工业投入完成10.63亿元,增长15.4%,与年初目标相差近7个百分点。重点工业项目推进作为我们今年创新破难的重点突破口之一,进展不理想。第一批22个项目均力争在7月份开工建设,与我们既定的大部分项目在6月底前投产有很大差距,今年还不能出效益;第二批8个项目除祥峰纺织和斯德机械有望在年底竣工投产外,其余仍要待土地农转后力争下半年开工建设,按照一年的建设期,只能到2007年产生效益。总的来说,1-5月份除了少数几个数据能保持原有水平外,其余都是形势严峻,令人堪忧。虽然指标的体现和工作力度有一定的滞后性,但说明我们创新破难仍有潜力可挖,仍有很多事要做,仍要进一步加大力度。 三、要切实提高创新破难的意识和水平。 创新破难的过程,是抢抓机遇、创造机遇、加快发展的过程,是广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为人民创造更多更好业绩的过程,是每个共产党员增强党性、体现先进性的过程,是加快安吉现代化生态县建设、构建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过程。增强各级各部门和领导干部创新破难的意识,提高创新破难的能力和水平,对我们加快发展至关重要。我想提五点要求。 1、创新破难要有责任心事业感。创新破难需要我们花费大量的精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创新破难力度越大,带来的“麻烦事”就越多。但是应该看到,乡镇部门解决的麻烦事越多,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帮助越大。我们要站在全局的高度,以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感,不要保守,不要求稳怕乱,不要守旧摊子,要敢于揭盖子、找问题,想新招、拓新路。比如,今年县政府成立了重点工业项目推进办公室,经贸委作为牵头部门要主动联系国土、建设等部门进入办公室,为全县重点项目定期找问题、协调问题、解决问题,这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措施,但关键要看效果。 2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