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党的作风总体上是好的。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在一些地方、部门和领导干部中,还存在一些不良作风,有的学习理论不善于把基本原理用于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而搞的是教条主义、本本主义,拘泥于一些具体论述;有的对中央精神不甚了了,对基层情况懵然不知,却习惯于夸夸其谈,做表面文章;有的沉湎于文山会海、应酬接待,“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以讲话落实讲话”;有的热衷于沽名钓誉、哗众取宠,搞各种名目的“达标”活动,华而不实,弄虚作假、欺上瞒下,不关心群众疾苦,甚至作威作福、欺压百姓;有的独断专行,自行其是,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使党的方针政策不能得到有效贯彻;有的以权谋私、贪图享乐,吃喝玩乐,骄奢淫逸,甚至贪赃枉法,陷入腐败的泥坑。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党员干部身上,但其消极影响和后果不可低估。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切实有效的解决,不仅会严重损害党的威信和形象,损害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而且会影响“三个代表”的贯彻落实。
践行“三个代表”,必须有良好的作风,或者说,加强作风建设,是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保证。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要全面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建设。”只有加强作风建设,才能提高各级干部的思想理论水平、科学决策水平和综合协调能力,在实际工作中,真正体现“三个代表”;只有加强作风建设,才能自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实践的基础上推进理论创新,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与时俱进,走在时代潮流的前列;只有加强作风建设,才能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努力贯彻好、实践好“三个代表”。
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作风建设,必须树立大局意识。特别是管钱、管物、管人、管项目等掌握一定实权的党员领导干部,要强化服务观念,把主要精力放在大政方针的研究和对经济社会事务的宏观调控与监督管理上。要简化程序,公开政务,提高办事效率和依法行政水平。要清正廉洁,拒腐防变。要克服“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等不良现象。
必须要有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精神。只有实干,人民群众才能信任和拥护我们,才能赢得民心。要努力在全党形成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戒空谈的良好风气。要教育各级干部切实改变工作方式、方法,防止片面追求形式、工作浮于表面、搞“假、大、空”等不良现象。
必须深入基层,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要深入基层,及时了解群众的思想动态,解决好事关大局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当前,特别要解决好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和城乡居民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困难问题,积极做好扶贫工作,真正把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关怀落到实处。
每一个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应自觉用“三个代表”规范自己的言行,加强党性修养,切实改变作风,使我们党的作风建设出现一个新的局面,使人民群众感到“三个代表”就在自己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