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军事工程建设,形成军地协调、共谋打赢的局面。多形式、多渠道帮助部队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继续协助部队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营区环境,做好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工作。在进行经济建设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时,按照“平战结合、军民结合”的要求,充分考虑军事需求,形成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性机制。
三是围绕社会政治稳定,加强军地团结协作。完成我改革与发展的各项任务,必须保持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要把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作为双拥工作的重要任务,教育广大军民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引导转业退伍军人珍惜荣誉,发扬传统,自觉维护稳定大局。加强军警民联防,依法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对一些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突发事件,军地双方密切配合,果断处置,及时消除不稳定因素,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军民纠纷。
四是落实优抚政策,解决突出问题。优抚工作涉及部队官兵和优抚对象的切身利益,直接关系军队稳定、国防巩固和社会发展。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做好各项优抚政策的落实工作。坚持国家保障和社会优抚相结合,保证重点优抚对象达到或高于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及时妥善处理部队官兵涉法问题,维护军人及其家属合法权益。有关部门要尽快制订退役士兵优抚暂行办法和实施细则,使优抚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各县区今年要建立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优抚对象的优待款发放,要严格按上级标准予以兑现。进一步加大优抚执法监督力度,推进重点优抚对象群众优待、各项优惠政策减免等政策的落实,促进优抚对象生活、住房、医疗等问题的解决。
五是加大督促检查力度,抓好退役士兵安置。要坚持计划分配和自主择业相结合,做好军转干部安置工作。要采取政府安排、自谋职业等多种形式,拓宽城镇退役士兵安置渠道,力争退役士兵自谋职业率达到政府要求的40%的年度计划。各县区要将退役士兵安置保障金纳入财政预算,不足部分,及时采取合法形式,面向社会统筹,一次性补偿到位。要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尽快制订退役士兵安置分配方案,5月底论文范文网完成审批事项,6月底论文范文网完成年度安置任务。进一步完善政策,及时妥善安置滞留部队的伤残人员,完善军队离退休干部安置政策,确保政治、生活待遇落实。坚持行政调配和场调节相结合,做好随军家属劳动就业工作,暂时不能就业的,要给予适当生活补助。今年6月份和10月份,政府将分两次对全退役士兵安置情况进行抽查,我们在做好日常督促检查的同时,充分做好迎检的各项准备。政府将抽调民政、公安、财政、编制、劳动等部门人员,成立督查小组,赴各县区进行专项督查,并将结果通报全。
六是发扬改革创新精神,完善双拥工作机制。认真分析新形势下双拥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加强军政军民团结的新思路、新办法。积极探索新型经济组织、新社会阶层开展拥军活动的途径和办法,扩大双拥工作的群众基矗组织开展行业拥军、社区拥军,推进双拥工作社会化。不断完善双拥工作运行机制,把政府行为与社会行为,以情双拥与依法双拥,行政调节与场调节结合起来,保证各项任务落实。进一步完善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标准,强化激励竞争机制,提高创建活动质量;广泛开展争创双拥模范单位、争当双拥模范个人活动,推动群众性双拥活动深入开展。加强与周边地的交流,学习他们的好经验、好做法,开阔视野,拓宽思路。
三、切实加强双拥与安置工作的组织领导
双拥工作是我党、我军、我国人民的优良传统和特有政治优势,是一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工作。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协调力度,形成领导重视、部门参与、军地互动的工作格局,保证双拥及安置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一要切实把双拥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部队建设的总体规划。把经济社会发展和部队建设有机结合,统筹规划,同步实施,做到有明确的任务目标,有具体的实施计划,有完善的保障措施。要将双拥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经常分析形势,研究解决重大问题。领导干部要身体力行,带头参加双拥活动,带动双拥工作深入广泛开展。把双拥工作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
二要充分发挥双拥工委和安置领导小组的职能作用。各级双拥工委和安置领导小组是双拥及安置工作的组织领导机构,要以对国家和军队建设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