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安形势的稳定。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维稳及综治工作的形势仍然比较严峻,刑事案件的发案总量尚在高位徘徊,杀人、绑架等严重暴力性犯罪和毒品犯罪仍很突出,“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有上升的势头,黑恶势力犯罪有所抬头,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影响我市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对这些矛盾和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新的一年里,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九届七次全会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力以赴做好维护稳定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工作,努力保持我市治安形势稳定和社会长治久安,为构建平安**、和谐**再立新功。
(一)要大力推进“平安**”工程建设。各区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平安**”工程的意见》和《**市“平安**”工程实施方案》的任务、时间要求和责任分工,因地制宜地制定本区县平安建设工作方案,将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个人,同时要全力保障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确保扎实有效地推进“平安**”建设,努力营造团结和谐的政治环境、安定稳定的治安环境、公平竞争的经济环境、规范有序的法治环境、安宁祥和的生活环境,打造“富裕、公平、活力、安康”新**。近期要按照“社区稳定、治安良好、管理完善、服务优质、环境优美、适宜居住创业”的目标,做好“平安和谐社区”的试点创建工作,争取在2006年6月底前试点社区达到创建目标。
(二)要着力加强人民内部矛盾的排查调
处工作。抓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前提和基础。各级各部门要自觉把维护稳定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为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政治稳定保驾护航。一是要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制。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认真落实领导包案责任制,重点排查调处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和可能转化成刑事案件的矛盾纠纷,按照“预防为主、重在疏导、依法处理、防止激化”的原则,抓早抓小抓苗头,尽最大努力防止矛盾纠纷激化。二是要全面提高基层维稳综治干部的工作能力。选准配强基层党组织、调解会、治保会的领导班子,落实分级管理、归口调处,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区、市,努力把群众反映的问题解决在当地。三是要进一步转变作风,变群众上访为领导干部下访,突出重点问题、重点地区、重点时段、重点人员的矛盾化解工作,有效遏制集体访、越级访、重复访。四是要切实提高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及时掌握群体性事件预警情报信息,对可能发生的群体性事件要提前介入,及早制定和落实防范化解措施;不断加强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实战演练,切实增强应对突发群体性事件的能力。
(三)要不断强化严打长效机制。我市特殊的地理位置、行政架构、人口结构和经济发展模式,客观上决定了我市治安和维稳工作的严峻性、复杂性和长期性。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常抓不懈、长期作战的思想,不间断地开展专项斗争和重点打击行动。一是要继续打好对“两抢一盗”犯罪的持久战。要深入研究 “两抢一盗”活动的规律和特点,创新工作手段和方法,加强便衣伏击力量建设,从盗、抢、运、销各个环节入手,对其保持持续的高压态势。要突出打击集团性、系列性犯罪,做到抓一个打一伙,破一案带一串。要持续开展对非法营运机动车的整治行动,压缩犯罪分子利用非法机动车进行“两抢一盗”活动的空间,真正把“两抢一盗”案件的高发势头压下去。二是要继续打好“打黑除恶”攻坚战。目前,我市少数地区的黑恶势力活动有愈演愈烈之势。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打黑除恶”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加大专项调查力度,将涉黑人员纳入侦查视线,深挖细查,坚决铲除。要落实对重大涉黑案件和集团性案件的破案责任制,实行挂牌督办,坚决打击黑恶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三是要继续打好对经济犯罪的攻坚战。开辟多层次的情报信息渠道,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经济犯罪监测系统,提高打击经济犯罪的主动性和准确性;建立重大经济犯罪案件及线索通报会商制度,加大对扰乱金融秩序、金融诈骗、涉税、侵犯知识产权、走私等严重经济犯罪的打击力度,切实保障我市经济发展环境的稳定。四是要继续打好对“黄赌毒”的歼灭战。目前,“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在我市个别区县活动较为猖獗,已严重影响了我市的形象。我们要始终保持对“黄赌毒”活动的高压态势,对涉及“黄赌毒”的娱乐场所,要按规定实行“一次性死亡”,吊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