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执法水平和队伍正规化建设,对于推动全区平安建设、构建“和谐铜仁”至关重要。近年来,经过全区公安机关和广大公安民警的不懈努力,“三基”工程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基层实力有所增加,基层警务保障条件有所改善,全区一线警力占总警力的85%;基础工作水平有所提高,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有所增强,流动人口管理、强化阵地控制等方面取得了新进展,群体性事件、刑事案件、火灾事故和交通事故有所下降;公安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警民关系进一步密切。但是,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客观地看到当前“三基”工程建设离公安部、省公安厅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必须加大力度,狠抓落实。
各级公安机关特别是领导同志要进一步深化对“三基”工程建设特殊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领导,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推动“三基”工程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要正确处理好抓“三基”工程建设与抓公安工作的关系,切实把“三基”工程建设与各项公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三基”工程建设来推动各项公安工作的深入开展,通过各项工作绩效来检验“三基”工程建设成效,真正使“三基”工程建设与各项公安工作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要正确处理好抓“硬件”与抓“软件”的关系,既要重视“硬件”建设,切实解决人、财、物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努力改善工作、生活条件,更要重视“软件”建设,切实抓好执法为民思想的树立、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的提高、警务机制的创新、业务基础的加强等,真正把“硬件”做好、“软件”做强。要正确处理好抓机关与抓基层的关系,地区公安局既要加强对下级公安机关“三基”工程建设的组织、指导,真正面向基层、关心基层、支持基层、服务基层,又要明确自身“三基”工程建设的内容、要求,落实责任、措施,真正把自身“三基”工程建设抓好,切实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平。要正确处理好统一部署、统一要求与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关系,真正从各地、各警种的实际出发,区别对待、因情施策,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搞“一刀切”,防止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确保“三基”工程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当前,各级公安机关和各警种要积极推进警务机制改革,努力破解影响和制约公安工作的体制性障碍和机制性束缚,进一步完善公安指挥机制、110处警工作机制、基层勤务机制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高动态社会环境下社会治安的防控能力。稳步推进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的实施,进一步推动警力下沉、警务前移,逐步建立与新型社区管理体制、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社区和农村警务机制,真正使社区和农村警务室成为维护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服务群众的第一个平台,巩固基层政权的第一块基石,真正使民警深入到社区、村庄,深入到广大人民群众之中,直接面对群众、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密切警民关系。要着力推进各项制度、规范的落实,大力加强公安工作标准化和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坚持不懈地组织民警苦练基本功,抓好对基层民警执法素质、执法能力的培训,结合实战进行练兵,突出针对性、实战性,形成练兵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基层民警会做和能做群众工作的能力、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处置各类群体事件的能力。四、加强领导,改进作风,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公安队伍
长期以来,地委、行署十分重视和关心公安队伍建设,尤其是近年来在加强公安队伍建设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与党和人民群众的要求相比,公安队伍建设仍有一定的差距。面对构建“和谐铜仁”的新要求,面对日益复杂的斗争形势和繁重艰巨的工作任务,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不良社会风气、落后思潮的冲击和渗透,面对警力不足、经费紧张、装备落后等实际困难,加强公安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把公安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发扬关心、理解、支持、重视公安工作的好传统、好做法,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加强政权建设的高度,从有利于维护社会治安大局、促进本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切实加强对公安工作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坚持政治建警、从严治警、从优待警,把公安工作置于加强平安建设、构建“和谐铜仁”的全局来研究和谋划,及时研究解决公安机关在领导配备、经费保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建立和完善警务保障机制,落实县级公安机关公用经费保障标准,为基层公安机关正常工作提供必要的财力保障。对公安工作中涉及的人员调整、职务变动、机构变更等问题,要给予大力支持,做到政治上关心民警、精神上鼓励民警、工作上爱护民警、生活上体恤民警,解决好基层民警的后顾之忧,不断增强公安队伍的凝聚力。
各级公安机关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肩负着打击敌人、保护人民、惩治犯罪、服务群众、维护国家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充分认识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作风建设的特殊重要性和紧迫性,以作风建设推动公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