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和对象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确定目标,提出要求,选择方法,进一
步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坚持统一领导,齐抓共管的原则。要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组织领导和人大的监督下,坚持条块结合,联合互动,充分发挥党委政府和各行业、各部门的积极性,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形成工作合力。
1、突出重点内容开展法制宣传,进一步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
一是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制度。加强对宪法、国家基本法律制度、党和国家民主法制建设理论的宣传,努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宪法至上意识,通过深入开展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题的公民法制教育,促进全体公民权利和义务相统一观念的进一步形成。二是深入学习宣传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大力学习宣传、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促进社会事业进步,加强契约自由、公平竞争、诚实信用等市场经济基本法律原则和制度的宣传,促进经济主体依法生产经营和管理。开展诚信体系建设、知识产权法律教育,促进市场经济依法规范有序进行。积极宣传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三是深入学习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生产、劳动和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形成良好的工作、生产、生活秩序;加强对保护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相关法律法规宣传,依法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四是深入学习宣传整顿与规范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针对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实利益、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危害严重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以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农资等为重点的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开展以打击规避招标、假招标、转包和违法分包为重点的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的法制宣传教育;五是深入学习宣传维护社会稳定的法律法规。针对农村土地征用和承包地流转和社会治安等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大力开展刑事、治安、信访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引导公
民依法解决各种矛盾和纠纷,依法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
2、不断创新法制宣传教育载体,进一步增强工作实效。一是大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充分发挥黑板报、广播等宣传阵地作用,加大法制宣传的比重,提高法制宣传的质量。二是大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和不断创新普法形式。加强宣传园地建设,在公共场所建立固定和流动法制宣传设施,并定期更新内容。加强青少年教育基地建设,在学校开设法制宣传栏。在继续开展好法律入家庭活动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农民法制意识;巩固完善普法网络,编印法制宣传提纲,下村法制咨询,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分层次地开展送法下村活动。继续总结推广学生带法回家、“小手牵大手,我与父母同学法”、对口分类教育等行之有效的普法典型经验,推动面上工作。要充分利用民间的普法力量,鼓励、支持、引导各类社会组织、个人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并不断健全相关配套的扶持措施,使之长期稳定地发挥作用。继续深化做好“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宣传周、宣传月、纪念日等形式,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学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3、扎实推进各行业、各部门依法治理,进一步提高全镇法治化管理水平。一是以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为重点,积极开展全镇依法治理工作。各单位、学校要根据自身发展实际,制定依法治理规划,确定阶段性工作任务和年度工作计划,落实责任,认真组织实施,努力提高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实现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二是以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为重点,全面推进行业依法治理。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各行政执法单位要大力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公示制,进一步明确执法程序和执法标准,探索建立执法质量考核评议制度,不断规范和监督行政执法活动,强化执法责任,提高行政执法水平,确保依法行政各项要求落到实处。要围绕平安建设及和谐社会建设开展重点治理和专项治理,切实解决一些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专项治理活动和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活动。三是以民主法制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全镇依法治理。继续深化以“四民主,两公开”为主要内容的“民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