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广播电视节目正常播出等非法活动,确保实现“三个零”目标。要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有效防范境外宗教组织的破坏活动。
第二,继续坚持“严打”方针,有效遏制各种刑事犯罪活动。打击犯罪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首要环节,必须毫不动摇地依法从重从快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整治治安混乱地区,解决突出的治安问题。要按照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打击什么犯罪,什么治安问题严重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哪里治安混乱就重点整治哪里的原则,不断改进“严打”斗争的方式方法,切实增强其针对性和实效性。今年全县“严打”斗争,要把重点放在打击盗窃、诈骗、伤害、强奸等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犯罪活动上;整治工作,要把重点放在企业周边、校园周边、重点工程、集贸市场、车站码头等关键部位的整治上。要把集中打击、专项整治和经常性的打击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协作配合,始终保持对各种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切实提高“严打”整治斗争的实效。
第三,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思想,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各级党委、政府和政法综治机关必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群众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工作的根本标准,把为民、亲民、便民、利民的思想贯穿于工作始终。切实转变执法观念,不断改进执法方式,努力提高执法水平,着力在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上见实效。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由“党政领导挂帅、综治机构协调、各部门联动、依托基层、各方参与”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法机关和人民调解组织的作用,尽可能地把矛盾解决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各乡镇、各部门每月要对本辖区、本单位全面开展一次矛盾纠纷排查,并建立排查台账。要正确处理排查与调处的关系,重在搞好调处。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要落实得力领导包案,限期办结。特别是对土地征用、城镇拆迁、企业改制、税费征收、退耕还林兑现以及干部作风引发的问题,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对法律和政策有明确规定的,要采取有力措施,不折不扣地加以落实;对要求合理、应当解决,但法律和政策没有明确规定,或规定不完善的,要及时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对客观条件不具备,一时难以解决的,要讲清道理,做好深入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要切实做好群体性
事件的处置工作,一旦发生群体性事件,要在第一时间向县委、政府报告,党政主要领导及有关领导要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依照《群体性事件处置预案》的规定,迅速开展处置工作,真正做到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置得好,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第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提高社会治安的防控能力。做好政法综治工作,努力维护社会稳定,重心在基层,力量源泉在人民群众之中。要牢固确点击查看本资料原创网站更多文章立“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观念,会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要建立健全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基层自治组织为基础,基层综合治理、政法组织为骨干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网络,筑牢维护社会稳定和“平安XX”建设的第一道防线。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要进一步加强乡镇、街道综治组织和村委会(社区)等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建设,加强派出所、司法所、人民法庭和社区警务室建设,加强治保会、调委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作用。要以公安机关为骨干,以群防群治队伍力量为依托,以居民区和单位内部的防范为基础,以案件多发的人群、区域、行业、时段为重点,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广泛发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义务治安联防活动。要广泛开展平安乡镇、平安村、平安社区、平安企业、平安校园、平安单位创建活动,切实夯实稳定工作的基础。要广泛发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义务治安联防活动。加强社区治安巡防队和农村治安中心户长的培训和管理。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要按照国务院颁布的《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加强内部安全保卫工作,增强自我防范意识,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政法各部门要从政策导向、力量配置、经费装备等方面向基层倾斜,增强基层力量,激发基层活力,提高基层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
第五,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千方百计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安全生产关系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