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既要实施集中整治,又要建立长效机制。治重症需用猛药。对一些问题比较突出的领域,对一些久治不愈的顽疾,必须重拳出击,集中实施治理。近年来,我们围绕瓦斯水害防治、道路交通安全等领域,实施了一系列集中整治活动,也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安全生产是项长期的、动态的工作,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组织安全检查、强化安全监管、追究事故责任、进行必要处罚等,这些措施对加强安全工作无疑是必要的、有益的,但终究还是“治标”的办法,只能是管“一阵子”,日后难免“旧病复发”。只有从基础上、源头上去根治,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说,我们在开展各类专项检查的同时,要正确处理治标和治本的关系,把治理工作中一些的成功经验、有效的措施固定下来、坚持下去,建立长效机制,努力推动监管工作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开展。从现在起,各级、各部门都要动起来,对照行业指标的完成情况,来一次“回头看”,杀一个“回马枪”,对各项整治工作进行查漏补缺、巩固提升。包括今天部署的校车专项治理工作,安监、教育、交警、交通等有关部门一定要在构建长效机制上多下些功夫,尤其是要把责任夯死,对每个幼儿园、学校都必须明确具体的责任人,安监、教育部门负总责,交警、交通等部门负分责,哪方面出问题就追究哪方面的责任,几个方面出问题就追究几个部门的责任。在专项整治上,决不能再出现“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热一阵子、冷一阵子”的现象。
(四)既要依靠严格监管,又要注重宣传教育。社会客观现状和发展进程决定了安全生产必然经历四个阶段,即:自然本能、国家强制监察执法、自我约束、安全文化阶段。当前,我们的安全生产实际上正处于第一、第二个阶段。在这个初始阶段中,安全生产必然受到人的唯利本性的左右,特别需要通过加强监管来弥补物的安全状态的缺陷。但毕竟外因要通过内因来起作用,必须深化全社会的安全意识,让每个当事人都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为此,宣传教育工作要持之以恒地开展。当前,我市大部分企业的从业人员素质还不是很高,特别是从事重体力和高风险行业的人员,大多是农村富余劳动力,他们拿起锄头是农民、放下农具是工人,缺乏必要的安全技能和安全培训。比如在煤矿行业,按要求,一个先进的煤矿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要达到5%以上,但是我市目前的平均比例仅为1.8%,所以说,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非常迫切、非常重要。在这个问题上,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以“目标同向”为基本指导思想,深入开展宣传教育,让企业和职工认识到,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职工受益的前提,政府与企业在安全生产上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只有做到安全,企业才有效益;只有全市安全,企业才能正常生产;只有积极配合监管,才能降低事故风险,从而消除抵触情绪,积极落实各级要求。
三、强化领导,坚决落实保障措施
在安全工作上,我们开再多的会议、发再多的文件、制定多么完善的制度,如果落实不到位,一切都等于零。为此,希望大家做到以下四点:
一是责任要真正尽到。只有各个方面的责任都真正尽到了,才能构筑起防范事故的严密网络。市领导层面,我是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今后也将把主要精力放在抓安全上;焦市长、文正市长作为分管领导,更是责无旁贷;其他各位领导,也要按照“一岗多责”的要求,做到管行业也要管安全。作为乡镇(办),乡(镇)长、主任是本辖区的第一责任人,要履行好属地责任,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安监、煤炭、稽查、国土等涉煤监管部门,要加强工作力量,发挥好主力军作用。各行业主管部门要按照行业管理和事权一致的原则,真正将安全生产工作贯彻始终。同时,要督促企业把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