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群众工作,凝聚人心、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应建立重大决策的群众听证会制度,疏通广大群众和社会各阶层表达意愿、意见、要求的渠道;应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应进一步建立健全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对处理和解决信访问题不力导致矛盾激化的要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应牢固树立信访工作一盘棋的思想,加强部门与部门之间、部门与地方之间、地方与地方之间的沟通与联系,搞好配合与协作,逐步形成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的大信访工作格局。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加强对信访工作的领导,并亲自解决信访难题,坚持常年接访、定期约访制度,真正把解决和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摆到突出位置上。
努力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一个地方的党委和政府能否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能否构建起和谐社会,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是否建立了一套有效的社会稳定机制,是否能果断处理突发事件。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在政治学上被称为危机管理能力。一段时间以来,由各种社会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不仅数量增加、规模扩大,而且有的群体性事件组织化倾向明显。此外,由于经济利益驱动造成的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也引发了一些意外事故。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安定,对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让那些群众关注的突发事件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不仅会严重降低党和政府的威信,也会给群众和社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进一步提高党和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及时、有效地处理各种应急事件,是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为此,对于群体性事件要坚持依法办事、按照政策办事,既要依法维护群众的正当权益,又要坚决维护社会稳定。要建立健全处理群体性事件的协调机制,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化解矛盾的合力。要不断加强对新形势下各类群体性事件形成规律的研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采取有效措施,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对于地震、洪灾、矿难等灾害,应建立应急预案,并逐步建立应急指挥机制和社会动员机制。对于各种犯罪活动、各类社会丑恶现象,要严厉打击。要充分发挥司法等专门机关惩治犯罪、维护稳定的职能作用,不断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
努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