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节日演讲稿爱国纪念日演讲稿工作学习演讲稿和谐社会演讲稿青春励志演讲稿训练锻炼演讲稿致辞主持演讲稿指导
您现在的位置: 演讲稿范文大全 >> 工作学习演讲稿 >> 领导演讲稿 >> 正文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安全稳定  ○

述未来社会的篇幅虽然不多,但是他们关于未来社会建设的思想内容非常丰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要点可以概括如下:一是资本主义创造的文明成果虽然超过了以往一切社会,但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而产生了各种问题和弊端,说明资本主义社会决不是一个和谐社会。只有用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和谐。二是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社会真正实现和谐的“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三是社会主义社会实行生产资料社会占有,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生产,人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社会和谐程度大大提高。列宁领导俄共和俄国人民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在总结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列宁认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科学而合理地支配社会的生产和分配,才能使所有劳动者过上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列宁还论述了社会主义制度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的建设热情;社会主义国家应当帮助农民,而且能够解决城乡对立;必须发扬民主,改革国家机关,反对官僚主义,加强社会管理和经济核算;等等。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无疑为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前进方向,然而他们不可能为我们提供全部现成的答案。因此,要靠我们在实践中继续不断探索,要靠我们密切结合中国国情加以回答。中国共产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此做了积极探索并形成了一系列新思想、新概括,从而为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
  党的十六大特别是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这是在我国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和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出现“四个多样化”的大背景下提出的,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深刻阐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明确指出它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长治久安;全面概括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进一步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原则,这就是: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这六条重要原则高屋建瓴、求真务实,为我们在实践中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指明了方向。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又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对人类文明中关于社会和谐的有益成果的吸收和借鉴
  理论创新决不是割断历史,决不是离开人类文明成果的花样翻新。我们只有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才能实现理论创新。
  在古今中外的文明中都有关于和谐思想的宝贵成果。西方思想史上,古希腊哲学家很早就把“和谐”作为哲学的基本范畴;毕达哥拉斯学派有句名言:什么是最美的———和谐;柏拉图提出了“公正即和谐”的命题;亚里士多德认为,中等阶层对国家政权的稳定与社会和谐起着重要作用;黑格尔用矛盾、差异、对立、同一等范畴深化了对和谐的认识;等等。讲西方的和谐思想,不能不讲空想社会主义关于和谐社会的主张。1803年,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发表了《全世界和谐》一书,提出未来的理想社会制度是“和谐制度”。书中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不和谐,指出它必将被“和谐制度”所代替。1824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美国印第安纳州进行的共产主义试验,也以“新和谐”命名。1842年,德国空想社会主义者魏特林在《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一书中,把社会主义社会称为“和谐与自由”的社会,并指出新社会的“和谐”是“全体和谐”。我国历史上也产生过许多关于社会和谐的思想。比如,孔子说过“和为贵”;墨子提出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相关文章
栏目导航
首页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6 演讲稿范文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