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与此同时,我们更要深刻的认识到今年生产布局调整和局党群实施新定编带来的新挑战。今年,在生产布局调整中,全局共撤销了13个站段,减少车间99个;局工会机关实施新定编后,由原来7个部室37人,精简到目前的4个部23人,减幅达38.8%。由于这两项大的改革是在去年铁局管理体制改革、生产布局大面积调整、运输站段党群实施新定编基础上进行的,并且是一种上下联动,因此带来的影响和变化决不亚于去年,在某些方面挑战更为深刻。
第一,新布局、新定编给工会组织的职能调整提出新课题。关于工会组织的职能,《工会法》作了基本的界定,全总通过的《关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决议》,对新形势下工会组织的作用进一步进行了阐述。近几年来铁路企业工会组织,结合实际,做了了大量的工作,工作内容越来越宽泛,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这一方面说明工会组织工会干部作为大,同时客观上铁路企业党群定编相对宽余也是重要原因。在这一次实施局党群新定编前,铁道部政治部曾考察过多家国有大中型企业,发现这些企业党群机构和人员设置都非常精干,远远少于我们铁路企业。譬如,铁通公司从铁局划出来,目前7万多人,总部机关党委只有4个人,纪委有3个人,工会3个人;新组建的青藏公司,工会只有一个部。因此铁路企业政治工作格局发生变化是必然的,其内在动因是运输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从外部大的环境看,符合中央有关文件精神,也是一些企业的成功经验。现在的问题是,机构精简了,人员减少了,管理跨度增大了,客观上需要工会的职能必须做相应的调整。这一点在认识上没有什么异议,但是,在实际操作和落实中却面临许多难点。一是观念需要转变,要改变过去那种工会组织什么都管、什么都干的惯性思维,确实需要一个转变的过程;二是上下级的工作关系需要理顺。就局工会层面来说,实行新定编后,面临一个如何承上启下的问题。目前,铁总和省总工会机关设置和人员没有变化,这种既有的体制,决定了来自于上面的文件、活动和工作部署,不会因为局和站段层面实施新定编而减少。而局工会又不可能也不能简单地当“二传手”,如果那样基层工会更是吃不消。同样,站段一级工会组织,也面临一个如何承上启下、创造性开展工作的问题。这给两级工会组织职能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既贯彻了上级的部署,又不给基层添负担;既展现工会组织的作为,又能充分体现工会组织的特点,需要两级工会组织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车辆段工会在这方面思考比较超前,根据新形势新变化,初步对段、车间工会职能作了界定。
第二,新布局、新定编,给工会组织的活动方式提出新挑战。今年生产力布局调整与去年乃至以往生产力布局调整,有一个明显的不同。以往布局调整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大都是在一个地区范围内进行,稍大的跨度也没有超出原来分局的范围,这种调整带来的影响相对较小,操作起来也相对容易。而今年的布局调整完全打破了这种传统的地域概念,第一次实现了跨原分局地域的远距离整合。有些单位整合以后,其管理的跨度已经等同于局的管理跨度。象目前××和济西两个车辆段,成为全局唯一的客车车辆段和货车车辆段,几乎在各条线路上都有他们的班组和职工。这种点多、线长、人员分散的新情况,是过去从未遇到过的。不仅站段的管理跨度大增,随后进行的车间整合,更打破了我们原来对车间的传统概念。目前,我局上千人的车间不在少数,一个车间能顶上原来一个站段的规模。车间大了,班组也随之变大,现在有的班组已经达到几百人的规模。譬如,原来的局车轮厂是局直属单位,上一次布局调整后,成为××西车辆段的一个车间,今年布局调整车间整合后,变成济西车辆段设备车间的一个班组。如此大的变化,给工会工作带来诸多新问题、新挑战。譬如,围绕实现新单位、新车间人员间的思想融合,工会组织如何发挥优势,通过开展文体活动达到聚心凝力的目的;围绕实现管理上的融合,工会组织如何有效地参与段上有关政策的制定,从源头上维护大多数职工的利益;如何实现工会自身有关制度也要统一规范。除此,作为段一级工会组织,在管理跨度大增,会员人数大增的情况下,如何把车间和班组激活,如何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如何及时有效
地为一线职工服务,等等,都是我们必须面对、必须回答的现实课题。
第三,新布局、新定编,给工会干部素质提出新要求。工会工作无论是群众生产、组织民管,还是保障工作,劳动法律,财务管理等,其政策性和专业性都很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