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拆除力度。有关办事处、村居、有关部门采取联合行动,切实加大执法力度,破除阻力,对主要交通干道视线范围内直接影响景观的各类违章建筑、户外广告牌等,坚决予以拆除。三要加大交通管制力度。交警、运管、城管、路政等部门联合执法,对违章乱停放、乱闯红灯等违反交通秩序的行为进行严厉查处,加强对三轮车夫、公交车驾驶员和市民交通常识的教育培训,对违章占道,如人行道上的落地小灯箱、马路市场、流动摊贩等,工商、城管和有关村居,要加强巡查和管理。四要加大管理盲区、盲点的消除力度。办事处与办事处、办事处与部门之间要加强协调,协同作战,避免出现整治和管理的盲区、盲点。要充分发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人人动手,彻底地清除卫生死角。城区环境整治实施细则里列出的城区3xxxx村的整治要点,各有关村和城管部门有必要再对照检查一次,可以根据新情况随时通报存在的管理漏洞。五要加大卫生村的创建力度。重点要落实村两委的管理责任,加强对违章棚屋户的教育,增强他们的法纪观念和环境意识,从源头上根治违章建筑“前面治下去、后边冒出来”的“顽疾”。要扎扎实实开展一场农村“环境卫生革命”。新农村必须要有新环境、新面貌。但从当前农村的情况看,一些地方垃圾成堆、污水横流、蚊蝇飞舞,环境脏乱差现象还很严重,已成为“公害”。建设新农村,首先就要从改变环境卫生入手,向脏乱差开刀,向脏乱差宣战,轰轰烈烈地来一场农村“环境卫生革命”。主要是在农村推行“三改一集中”。“三改”,就是改路、改水、改厕。“一集中”,就是垃圾集中处理。具体要在垃圾收集处理、沟池河塘清理、露天粪坑清除、村内道路修筑、违章建筑拆除、“赤膊房”治理、村庄整洁绿化等方面下功夫。开展农村“环境卫生革命”,要作为一个重点来突破。
3、多策并举抓长效。在整治的过程中,我们同时还要注重加强长效管理工作,坚持“拆”与“建”结合、“堵”与“疏”结合、“治”与“管”结合,抓源治本、标本兼治,形成长效管理机制,不断巩固整治成效,彻底走出“整治—回潮—再整治”的怪圈。一要在“建”上下功夫,重点加快环境景观和公益性环卫配套设施建设。在拆掉、清掉的同时,做好闲置地、边角地的规划建设,建成一批绿化景观带,形成一批新的“风景线”,防止“脏乱差”现象的回潮。针对群众生活垃圾倾倒和处理问题,要加快建设垃圾中转及处置等环卫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城乡垃圾处理系统,提高保障自洁能力,尽快解决拆除违章建筑后垃圾乱堆乱倒的问题。二要在“疏”上下功夫,重点解决违章搭建棚屋问题。比如涉及到农村的瓜农、菜农生产、管理临时用房问题,有关办事处要结合实际,坚持以人为本,本着宜近宜小、安全廉价和专房专用的原则,在国土、规划等部门的指导,确保不占用农保地或不改变土地状况的前提下,适当建设一些必要的菜农、瓜农生产临时用房,做到既要拆除违章棚屋,又尽量避免影响农民生产。龙江等办事处外来务工比较多、比较集中,也要及时思考拆除违章棚屋后,外来务工人员的临时住房问题。对未按规划标准和要求,擅自建设违章建筑的,要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三要在“管”上下功夫,重点建立健全环卫监督管理长效机制。垃圾处理长效机制全镇已经有5xxxx的村已经铺开,其余5xxxx的村要加快建立垃圾处理长效管理机制,解决好垃圾集中处理的问题。要成立专门的卫生保洁队伍,尽量做到辖区内的垃圾日产日清。有条件的村居可以推行环卫保洁市场化运作,促进环卫职能向农村延伸,切实做好农村垃圾清运和无害化处理工作,不断提高“洁化”长效管理的整体水平。
三、加强领导,齐抓共管,合力推进全镇环境整治工作的深入开展
搞好环境整治工作涉及方方面面,要抓的事情还很多。各办事处、村居、各有关部门要按照镇委、镇政府确定的环境整治工作目标要求,以志在必胜的决心,以势不可挡的气势,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树立亮点,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集中人力,全力以赴地打好环境整治这场战役。
1、领导要靠前。工作落实,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领导干部身先士卒、深入一线,不仅是一种作风,更是一种无声的命令。各办事处、各有关部门主要领导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自觉深入一线,亲历亲为,靠前指挥,切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为一线的同志压阵、鼓劲、助威。广大干部要冲在整治工作的最前沿,以良好的工作作风来争取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2、责任要落实。整治工作量大面广、涉及职能部门多。能否把环境整治这项工作抓好,是检验各办事处、各有关部门是否抓好工作落实的一个直观的体现,也是检验办事处、职能部门战斗力的表现。各办事处要严格落实“属地管理、属地包干”原则,采取定目标、定任务、定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